莽将觉悟了心传,坐透鸢鱼自在天。
我亦鸢鱼中坐看,此身元是碧圆圆。
【注释】
- 禅者王福省号觉庵:王福是南宋时期著名高僧,他的法号是觉庵。2. 太虚:道教名词,指宇宙的本体。3. 千眼观音:佛教名词,指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4. 鸢鱼:比喻佛性自在。
- 坐透鸢鱼自在天:意即通过禅修悟道,心性自由自在如鸢鱼游于天空。6. 我亦鸢鱼中坐:我如同在天地之中飞翔的鸢鱼,自由自在。7. 此身元是碧圆圆:我的本性本源如同碧玉一样圆滑完整。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王福禅师的形象,他以禅宗的方式领悟了佛法真谛,从而心无挂碍地生活在世间。诗中通过“太虚老僧千眼观音当一照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性的向往和追求。
“莽将觉悟了心传,坐透鸢鱼自在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达到了禅宗的觉悟境界,心传已经通透,就像鸢鱼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这里的“太虚”,指的是道家的宇宙本体;“千眼观音”,则是指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与智慧。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即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心无杂念,如同自由飞翔的鸢鱼。
“我亦鸢鱼中坐看此身元是碧圆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也如同鸢鱼一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我的本性本源如同碧玉一样圆满无缺。这里的“碧圆圆”,形容人的本性或本质圆满完整,如同碧绿的玉石一样光滑圆润。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佛性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自我本性的认识和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王福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于自我本性的深刻洞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宗教、哲学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人性、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