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岁益州来从事,并舟别驾且衡山。
草蔬旅食秋将尽,铅椠孤灯夜向阑。
泪落猿声归少应,官随蜀道去何难。
芳菲收得盈箱箧,碧杜红蘅更紫兰。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与友人在益州相别的场面,点明时间是隔年,地点在并州,并州即太原郡治所在。颔联写分别时的情景,写诗人与友人同乘一舟,船行至衡山脚下,秋草已衰,旅食将尽。颈联写别后思念之情,泪落猿声中,归乡的行程尚长,官宦之路尚难,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尾联写离别之后,友人满载着芬芳馥郁的花草,远去巴蜀。
【答案】
注释:
①益州:今四川一带。从事:刺史属吏。②舟:船③外郎:指谢氏兄弟。④衡山:衡山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南。⑤铅椠:铅刀和木简。⑥阑:残尽。⑦少应:少一点应和之声。⑧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⑨芳菲:芳香、繁花。⑩碧杜、红蘅、紫兰:均为香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