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东南万万峰,悠然云水一行踪。
地炉拨火常煨栗,岩谷锄云只种松。
睡过茅檐馀丈日,冲来风雪只蓑翁。
闲拈周易从头读,能跃能潜道是龙。
两脚东南万万峰,悠然云水一行踪。 地炉拨火常煨栗,岩谷锄云只种松。 睡过茅檐馀丈日,冲来风雪只蓑翁。 閒拈周易从头读,能跃能潜道是龙。
注释:
- “两脚东南”:形容山峰众多,如人的双脚般密集。
- “万峰”:形容山峰之多,无法计数。
- “悠然”:形容行走时的心情轻松愉悦。
- “云水一行踪”:形容行走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自在。
- “地炉”:指用来取暖的火炉。
- “煨栗”:将栗子放在火上慢慢煨烤。
- “岩谷”:指山中的岩石和山谷。
- “锄云”:指在岩石和山谷中劳作。
- “只种松”:表示种植的是松树。
- “茅檐”:指简陋的住所或屋顶。
- “馀丈日”:指余下的一整天的时光。
- “蓑翁”:指穿着蓑衣的老人,通常指农民。
- “闲拈周易”:指闲暇之余翻阅《易经》。
- “能跃能潜道是龙”:意为既能飞跃也能潜行,其本质与龙相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情景,通过对山峰、云水、火炉、栗子等多个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