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渺渺隔燕关,山路寒风在客颜。
何处花封今此老,两年千古一昆山。
东南才力民初起,西北朝廷意肯闲。
明日疲残安已竟,中朝礼乐待君还。

【注释】

高平:地名。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为古代燕国的旧地。渺渺:形容遥远。隔燕关:指远在燕山的关口。

山路:指由河北到晋南的道路。寒风:冷风。客颜:游子之面。

今:这里指现在的杨明府。老:老了。两年:这里指已过两代。

昆山:山名,在今江苏昆山县东南。才力:才能和才干。民初起:人民开始起义。

朝廷:指皇帝。意思肯闲:意思是愿意把国事交给他处理。

疲残:疲惫不堪。安已竟:事情已经办完。中朝:指朝廷或中央政府。礼乐:礼仪和音乐,即文教制度。待君还:等待您回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出使边疆,希望他能够完成使命,早日归来。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充满了殷切期望和深情厚谊。

第一句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画面,高平和燕关相隔遥远,山路蜿蜒曲折,寒冷的风刮过游子的面庞。这里用“渺渺”一词来形容距离之远,用“寒风”来表达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在外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则转入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如何,是否适应长途跋涉。这里使用了“何处花封今此老”这样的句子,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暗含了对他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健康长寿。

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使命之重,他已经经历了两代人的沧桑岁月,如今又踏上新的征程。这里的“二年”指的是已过的两代,而“一昆山”则是指他即将前往的地方,这两个词的使用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任务的艰巨。

第四句则是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他有着出色的才能和才干,能够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同时他也愿意把国事交给他处理。这里的“朝廷意肯闲”意味着皇帝愿意把国政交给他处理,这是一种对他才能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一切顺利、顺利完成任务,并期待着他早日归来。这里使用了“明日疲残安已竟”这样的句子,既表示了对友人的祝福,也表达了对他的期盼。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是一篇优秀的送别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