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风雷喧海角,先生方枕曲肱眠。
蜉蚍大树人徒撼,太华中峰自不偏。
岂有酖人如叔子,莫将朋党论伊川。
庐山绝顶真无有,请看公来屋数椽。
诗句注释及赏析:
- “一夜风雷喧海角,先生方枕曲肱眠。”
- “一夜”与“先生”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短暂和个人的永恒。
- “风雷喧海角”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风雷的声音,增强了诗句的动态感。
- “曲肱”是一种古代的枕头形式,用手臂弯曲支撑头颈,这里指代诗人的休息方式。
- 整体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动荡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 “蜉蚍大树人徒撼,太华中峰自不偏。”
- “蜉蚍”指的是微小的生命体,此处比喻微不足道的力量。
- “大树”比喻坚固或巨大的物体,“人徒撼”强调了力量的渺小和努力的徒劳。
- 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尽管外界有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自己依然坚定信念,不为外界所动摇。
- 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
- “岂有酖人如叔子,莫将朋党论伊川。”
- “酖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利用他人以达到某种目的,但诗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值得。
- “叔子”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贤人,这里用来象征正直无私的品质。
- “伊川”可能指的是北宋哲学家程颐,这里用来象征道德上的楷模和榜样。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正直和清廉的追求,以及对于朋党之说的否定。
- “庐山绝顶真无有,请看公来屋数椽。”
-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提到的地名,象征着高远和清静。
- “绝顶”表示最高的山峰,意味着最高处。
- “屋数椽”形容简陋的住所,与“庐山绝顶”形成鲜明对比。
- 整句诗通过反差,突显了诗人虽然地位崇高,但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名利的淡泊之心。
译文:
夜深风雷在海角轰鸣,先生正卧在床枕曲肱安眠。
小小的蜉蝣撼动不了大树,太华的中峰自然不会倾斜。
哪会有像叔子那样害人的毒药,别让朋党的议论干扰伊川。
庐山顶上真是没有房屋,请看我那简陋的几间小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夜幕下风雷交加,而诗人却安然入睡。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泰然自若。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坚持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的态度。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于名利的淡泊。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又体现了他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