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丹室坐霏微,生计那知与梦非。
镜里白头谁再黑,人间病鹤本难肥。
题诗岩好书频到,止宿寮成愿却违。
世道交情终一痛,秋山老泪许谁挥。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白云缭绕在丹室之中,生活与梦想之间,谁能分清是非?镜中的白发已经显现,但是谁又能让它变黑?人间的病鹤本就难以肥硕。岩上的题诗频频传来,但止宿寮的愿望却无法实现。世间的道义和交情最终都让人痛心疾首,秋天山中的泪水只能向谁挥洒?
注释:
- 白云丹室坐霏微:指隐居之处。
- 生计那知与梦非:指人的生活和梦想之间,谁能分辨清楚是现实还是梦境?
- 镜里白头谁再黑:指镜中的人已经长出了白发,但是在镜里的影像是否还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 人间病鹤本难肥:指人世间的病弱之人本来很难变得健壮。
- 题诗岩好书频到:指人们喜欢在岩石上题诗作画,而且这些诗作和画作常常被频繁地展示出来。
- 止宿寮成愿却违:指人们希望在寮房中休息,但愿望往往无法实现。
- 世道交情终一痛:指世间的道义和交情最终都是让人心痛的。
- 秋山老泪许谁挥:指秋天的山林中,老人的眼泪无人能解,只能任由它们流淌。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白云丹室的隐居生活的描写开头,表达了他对现实与梦想之间界限模糊的认识。他感叹镜中的白发已经显现,但是在镜里的影像是否还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无奈感慨。
诗人转向了人间的生活,他指出人世间的病弱之人本来很难变得健壮。这是一种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诗人描述了人们喜欢在岩石上题诗作画,而且这些诗作和画作常常被频繁地展示出来。这既是人们对美的向往,也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诗人转而关注了人们的住宿问题。他指出人们希望在寮房中休息,但愿望往往无法实现。这是对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无奈和辛酸,也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揭示。
诗人以“世道交情终一痛”和“秋山老泪许谁挥”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世间道义和人情冷暖的深深叹息。他认为,无论是世道还是交情,都无法让人真正感到满足和快乐,只有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