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千古一官同,何更人间管化工。
夫子几人还木铎,杏花明日是春风。
世无先觉那成我,天且南川足见公。
努力步趋堪不忝,也光源委到山翁。

【注释】张伯显:人名。教长清:官名。二教长:指教育长官。管化工:管理教化之官,即县令。木铎:古代宣布政教时用的铜铃。南川:地名,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光委:光大,发扬光大。山翁:隐士的别称。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长清县知县时。当时作者正苦于为贫所困,而张伯显却以“教长”之职,来劝勉他努力当好官。诗人对友人深表感激,同时表示自己决心不辱使命,报效国家。

首联说:“为贫千古一官同。”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做官的人都是一样穷。这和张伯显所说的“为政无难于理家”(《送张伯显》)的话是相通的。因为做官者都须理家,所以穷也就不足为怪了。但紧接着又写道:“何更人间管化工。”这是反诘句,用疑问的语气表达出对张伯显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世上没有能管好百姓的官员,只有像张伯显这样的贤者才能做到。

颔联写张伯显勉励诗人要为官从政,要有作为。诗人回答说:“夫子几人还木铎,杏花明日是春风。”意思是说,你有几人还能像老师当年那样,用木铎(古代宣布政教时用的铜铃)来教育百姓?而杏花开了,春天就要来临了。这里,诗人以杏花作喻,表明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仍会如春风吹遍大地,给百姓带来希望。

颈联写张伯显勉励诗人要立志报国,为官为民。诗人回答:“世无先觉那成我,天且南川足见公。”意思是说:世上如果没有先觉之士,怎么能有我来报效国家呢?上天已经将治理南川的地方交给了我,可见你是个明君啊!这里,诗人把张伯显比作先觉之士、明君,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尾联写诗人决心不负友人厚望,努力学习,报效国家。诗人说:“努力步趋堪不忝,也光源委到山翁。”意思是说:我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你的教导;你的光辉事业一定会流传下去,永远激励着我。这里,诗人把张伯显比作山中的隐士,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勉励的精神。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