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名已透更无关,那问还山与出山。
活水偶来同此坐,黄花不定爱谁闲。
忘形本自无宾主,画影终该照孔颜。
向晚欲归言不断,天峰月挂乱松间。
诗句解析:
滕地官枉顾定山 - 这句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官员(滕地官)在没有正当理由或请求的情况下,突然造访了定山这个地方。”枉顾”意味着不请自来或不合时宜的来访。
利名已透更无关 - 这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即当个人对名利的追求变得透明和无关时,他就不会再去追求这些。这可能是诗人对名利看淡的表现,或者是对某种情境的反思。
那问还山与出山 - 这里的“还山”可能是比喻退隐或者回到故乡,而“出山”则可能是指离开官场或社会回到民间。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活选择的思考。
活水偶来同此坐 - “活水”可能象征着生机、活力或者新的机会。这里表达的是,在不经意间,新的机遇或生活的可能性会出现,就像这泉水一样意外地出现。
黄花不定爱谁闲 - “黄花”可能指的是秋天的菊花,”不定”表示变化无常。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即使菊花盛开也无人欣赏,因为其美丽并不持久,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忘形本自无宾主 - 这句话强调了“忘形”或忘却形式的重要性。它可能表明,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外在的形式而改变他们的心意,而是真正地理解和关心对方的内心世界。
画影终该照孔颜 - 这里可能指通过艺术或象征性的行为来表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同孔子和颜回那样。
向晚欲归言不断 - “向晚欲归”可能指的是诗人想要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家中;而”言不断”则表达了他无法停止思考或是有许多话想说。
天峰月挂乱松间 - “天峰”可能指的是远处的山峦,暗示着诗人身处高处或远行中。”月挂乱松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景,月亮高悬于参差不齐的松树之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
译文:
滕地官不请自来定山游,
名利已尽心自然无忧。
偶遇清泉笑问何方客,
菊花黄落空待赏花人。
忘形之人本无私有别,
画中影映似孔颜风范。
黄昏欲返言未尽,
月挂高峰松林间。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情感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哲思。首联描绘了滕地官不请自来的情节,体现了他的率真和洒脱。颔联和颈联则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尾联则回归到诗人自身,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以及对道德品质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