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一卷递中来,上有封题是石斋。
喜把炷香焚展读,了无一字出安排。
为经为训真谁识,非谢非陶亦浪猜。
何处想公堪此句,绝无烟火住蓬莱。
注释:
- 飞云一卷递中来,上有封题是石斋。
- 喜把炷香焚展读,了无一字出安排。
- 为经为训真谁识,非谢非陶亦浪猜。
- 何处想公堪此句,绝无烟火住蓬莱。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白沙先生的诗。诗中通过对石斋先生的诗歌的赞美,表达了对白沙先生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和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石斋先生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深深的敬佩之情。
首联“飞云一卷递中来,上有封题是石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天上的云彩如同一封信件一样飘落下来,上面写着“石斋”二字。这一描写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石斋先生的诗歌作品如同天外来客一般,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颔联“喜把炷香焚展读,了无一字出安排。”则是诗人亲自点燃香炉,虔诚地阅读着石斋先生的诗歌作品,却发现其中没有一句是经过精心雕琢、刻意安排的文字。这一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石斋先生诗歌的真挚感情和对其作品的极高赞誉。
颈联“为经为训真谁识,非谢非陶亦浪猜。”则进一步揭示了石斋先生诗歌的艺术特色。他以经书、训诂为题材,但却又不同于传统的训诂之作;他的诗歌既没有模仿谢灵运、陶渊明等人的风格,也没有追求形式主义的雕琢。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石斋先生的诗歌作品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和猜测。
尾联“何处想公堪此句,绝无烟火住蓬莱。”则是对石斋先生诗歌的极高评价。他认为石斋先生的诗歌作品如同仙境一般美丽,仿佛远离了尘世的烟火,让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其美妙之处。这一评价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石斋先生诗歌的无比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石斋先生的诗歌作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石斋先生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和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石斋先生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深深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