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渺渺郡城西,万里登临思欲迷。
海上暮云长漠漠,天边春草远萋萋。
珠崖氛祲依山积,铜柱风烟向晚低。
怅望凭阑春欲尽,伏波祠下鹧鸪啼。
【注释】
天涯亭:即登高望远的亭子。天涯,指极远之地。
孤亭渺渺郡城西:孤亭,孤独的亭子。渺渺,空阔的样子(渺,同“缈”)。郡城,即今广西贵县南的古称郁林郡,这里泛指广西一带。
万里登临思欲迷:登高望远,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想迷,形容情思缠绵难舍。
海上暮云长漠漠:海,指大海。暮云,傍晚时的云气,此处指落日余晖映照下的云彩。漠漠,形容云彩广阔无垠。
天边春草远萋萋:天边的春草,远处的春草,都是比喻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珠崖氛祲依山积:珠崖,即广东岛,古代称为“南荒”。氛祲,云雾、瘴气等,是古人用以指代瘴疠的词语。依山积,形容云雾聚集在山上。
铜柱风烟向晚低:铜柱,铜柱峰,位于广东岛的北部,相传为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大宛归来,乘船经此而得名。风烟,指云雾。向晚低,指云雾在傍晚时分逐渐消散。
怅望凭阑春欲尽:怅望,因有所思而遥望。凭阑,倚靠在栏杆上。
伏波祠下鹧鸪啼:伏波,指的是汉代名将马援,他曾投笔从戎,平定交趾叛乱有功。传说他在征讨交趾时,曾梦见自己身患疾病,但终未痊愈就去世了。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其生前投笔从戎的地方建立了一座祠堂,这就是著名的伏波祠。
【译文】
孤亭遥遥在郡城的西边,我登上它放眼望去思绪万千。海上黄昏的天空一片辽阔无边,天边的春草长得又绿又鲜又茂密。
广东岛上的瘴气云雾缭绕不断,铜柱峰上烟雾缭绕到了黄昏。遥望着家乡我不禁惆怅万分,想到春天就要结束了鹧鸪鸟鸣声不断。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以“天涯亭”为题,抒发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孤亭渺渺郡城西,万里登临思欲迷。”描绘了诗人站在孤亭中眺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远方亲人的深情眷恋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颔联“海上暮云长漠漠,天边春草远萋萋。”通过描绘海面上飘动的暮云和天空中的春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颈联“珠崖氛祲依山积,铜柱风烟向晚低。”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尾联“怅望凭阑春欲尽,伏波祠下鹧鸪啼。”以景收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无奈。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