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当年洞竹深,一经题壁出岩阴。
岂知山色仍虚幌,不复泉声入暮琴。
池馆有灵招胜赏,楼台无恙忆前吟。
即今小立莎阶处,依旧疏钟出远林。

【注释】

普利:地名,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唐张祜《题惠山寺》诗:“惠山寺前溪,春水碧于天。郎听香解语,妾起绣联绵。”洞竹深:洞中有竹子。经题壁:在岩石上题写了诗句。出岩阴:从岩缝中露出的阳光。泉声入暮琴:泉水的声音如同入琴瑟的琴声一样。灵招胜赏:指惠山寺有灵性,能招来游客,使他们流连忘返。无恙忆前吟:这里指的是诗人以前曾在这里咏唱过诗歌。即今小立莎阶处:我现在站在沙石阶上。疏钟出远林:稀疏的钟声传出了树林里。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览惠山寺后有感而作的七绝。

首句写当年惠山寺中的竹林茂密幽深,诗人在岩石上题写诗句,从岩缝中露出的阳光照亮了竹林。第二句写诗人离开惠山寺以后,山色依然空廓,没有实景,泉水的声音也仿佛成了入琴的乐音。这是运用比喻手法,把山色和泉水声都拟人化为“虚幌”“琴声”。第三句写惠山寺有灵性,它能招来游客,使他们流连忘返。第四句写诗人来到惠山寺时,看到寺庙依然,他不禁想起以前的诗篇,于是坐下来吟诵。最后一句写现在他站在沙石的台阶上,听到稀疏的钟声飘出树林里。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对当年惠山寺的景物记忆犹新,如今重游故地,不免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清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