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径凿空出,玲珑石笋穿。
红楼嵌洞穴,碧树障人烟。
江外渔沙涌,窗中鹫岭悬。
诸公话丁鹤,吾兴亦翩翩。
夏日同武林诸公集紫阳庵
支径凿空出,玲珑石笋穿。
红楼嵌洞穴,碧树障人烟。
江外渔沙涌,窗中鹫岭悬。
诸公话丁鹤,吾兴亦翩翩。
【注释】
支径:小路。凿空:挖出空地。玲珑:精巧细致。石笋:像笋一样的石头。红楼:指红楼阁。嵌入洞穴中。碧树:绿色的树木。江外:外面江上。渔沙:捕鱼的沙洲。窗中:窗户里面。鹫岭: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诸公:大家。丁鹤:即丁鹤年,南宋词人,有《鹤林集》。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1235年(宋理宗淳祐五年)在杭州西湖之畔的紫阳庵与武林诸公相聚时所作。诗人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山水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支径凿空出,玲珑石笋穿”描绘了紫阳庵前小路的曲折蜿蜒以及路边奇形怪状的石笋。这里的“支径”指的是小路,而“凿空”则表示这些小路被挖掘出来,显得非常奇特。接着,“玲珑石笋”则是指那些形状各异、精致细致的石笋。诗人通过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紫阳庵前的景色,使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接下来的诗句”红楼嵌洞穴,碧树障人烟”,则进一步描绘了紫阳庵周围的环境。这里用“红楼”来形容一座红色的小阁,而“洞穴”则表示这个小阁楼嵌入在一个天然的洞穴之中。同时,“碧树”则描绘出了周围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它们像屏障一样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紫阳庵的幽静之美。
最后两句”江外渔沙涌,窗中鹫岭悬”,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描绘紫阳庵的环境。“江外渔沙涌”指的是远处江面上的渔船和沙洲,而“窗中鹫岭悬”则是说窗户里可以看到的高耸入云的山峰。这两句诗通过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使人更加感受到紫阳庵的壮丽景象及其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以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为主题,通过对紫阳庵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