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孤艇,危亭四无壁。
微风水上来,衣与寒潭碧。
【注】:涵碧:水深而清澈。
中流击孤艇,危亭四无壁。
中流,在江中水流的中心。击,指击桨。孤艇,独木舟。此句意谓:在江水中的舟中击桨,四周没有可以倚靠的墙壁,只有四面是急流的水。
危亭,高峻的亭子。无壁,没有墙壁。此句意谓:在高峻的亭子上击桨,四周没有可以倚靠的墙壁,只有四面是急流的水。
微风水上来,衣与寒潭碧。
微风、来,都是动词。水、衣、潭,名词。微风,轻轻地吹动水面。来,飘浮。衣,衣衫。此句意谓:随着微风飘荡而来的水,把衣服和寒潭都染成碧绿色了。
赏析:
此诗为明代谢肇淛《寄畅园》二十咏之七。《全唐诗》存其七律一首,题作《涵碧亭》。
谢肇淛是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他不仅对经学有研究,而且对诗歌、小说也有所涉猎。这首诗就是作者游赏涵碧亭时所写下的。
“中流”二字,点出了地点。涵碧亭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的北岸,此处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因此称为中流。“击孤”,即击桨的意思。孤艇,独木舟。诗人乘着小舟在中流击桨,四周没有可以依靠的墙壁,只有四面是急流的水。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意境图,既写出了诗人独自在中流小舟中的孤独感受,又写出了四周景色的雄浑壮阔。
“危亭”指的是高峻的亭子。“无壁”指的是没有墙壁。这两句写出了亭子所在位置的险要之处,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
最后一句“微风”、“来”、“衣”、“潭”四个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四个字分别描述了微风吹拂着水上的波纹,波纹随风飘动;微风吹过水面,带走了衣衫;湖水因微风吹拂而显得更加清澈。这一句将景色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