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云亭插最高峰,云去悠悠亭自空。
欲礼袈裟问生灭,可从云影去留中。
注释:留云亭位于最高的山峰上,每当云雾飘散时,亭子便显得空荡荡的。我在这里想要请教僧人关于生灭的问题,但是从云影中无法找到答案。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留云亭上观云的景象。他看到了云彩的变化,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他想知道生灭的问题,但是却找不到答案。最后,他选择离开,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慨。
留云亭插最高峰,云去悠悠亭自空。
欲礼袈裟问生灭,可从云影去留中。
注释:留云亭位于最高的山峰上,每当云雾飘散时,亭子便显得空荡荡的。我在这里想要请教僧人关于生灭的问题,但是从云影中无法找到答案。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留云亭上观云的景象。他看到了云彩的变化,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他想知道生灭的问题,但是却找不到答案。最后,他选择离开,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游华藏寺》。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客行秋山初: 指我独自在秋天的山林中行走,旅途开始。 2. 遥向丛林驻: 远处停下来,在树林间休息。 3. 群峰一雨凉: 雨后的群山格外清新凉爽。 4. 殿角归云度: 云雾缭绕着寺庙的屋角飘过。 5. 周览惬余游: 环顾四周,让我非常满意这次旅行。 6. 庶与道者遇: 希望能遇到一些修行高深的人。
过扬子江 九派来浔地,吞山势未休。 湖随沙浦阔,帆带夕阳收。 百尺龙涛涌,千寻蜃气浮。 寒云飞片片,三月已先秋。 译文: 从扬子江边经过,看到长江的九个支流汇聚到这里,山势依旧没有减弱。 湖面上随着沙洲逐渐变得开阔,帆船带着夕阳一起归航。 江面涌起百尺高的大波浪,远处的海市蜃楼像在浮动。 天空中飘荡着一片片寒云,春天已经悄然过去,仿佛比实际时间要早。 注释: 1. 九派来浔地
保安寺 金风荐新凉,偶散林皋屐。 同人意俱闲,苔径穿逼窄。 树木翳荒邱,给孤余旧迹。 传灯留夙缘,劫灰几变易。 山僧起相迎,简谈礼数毕。 蒲团坐片时,落语亦真率。 香炉除恼檀,秋花深丈室。 自来白云心,不忘持苦律。 嗟余慕元宗,经年走役役。 浮生泡影如,空门万境辟。 但使得皈依,瓶钵随晨夕。 归途暝景催,渺焉人天隔。 注释: - 金风献瑞,带来一丝凉爽的秋风,我偶然间在林间的小道上漫步
化城寺 宝地开名刹,真空断点尘。 岩飞千嶂雨,花发四时春。 塔影藏真相,钟声醒俗人。 世缘何日了,老此不知贫。 注释: 宝地开名刹:指化城寺是一个宝地,拥有着一个名扬四海的寺庙。 真空断点尘:形容化城寺如同真空一般,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岩飞千嶂雨:描述了山岩间飞溅的雨水。 花发四时春:指花朵在四季中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塔影藏真相:形容高耸的佛塔影子隐藏着世间的真实情况。 钟声醒俗人
【注释】 1.过洛社寺:在今河南洛阳县。洛社,洛水之畔的村落。 2.开利寺门幽:寺庙的门廊幽静深远。 3.雨后晴逾好:雨后天气更晴朗。 4.维摩室:佛经中说阿难(维摩)曾为佛祖讲《维摩诘经》,故称其室为“维摩室”。散花,指佛祖说法时所散的鲜花。 5.右军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别号右军。 6.柳眼窥人青:春日里新发的柳叶像眼睛一样偷看人,显得格外青翠。 7.莺声逐春老:春天里
潮音洞 闲乘观海兴,忽入洞天来。 梵呗潮和合,疑团石打开。 浪飞看霁雪,声吼听晴雷。 静里悠然契,双趺紫竹台。 注释: - 潮音洞:一个位于中国浙江省的著名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而闻名。 - 观海兴:观看大海时产生的灵感或兴趣。 - 忽入洞天来:突然进入一个神秘的洞穴世界。 - 梵呗潮和合:佛教音乐与大海的和谐之声。 - 疑团石打开:解开心中疑惑,如石头被打开一样。 -
这首诗是诗人在迁居崇安寺后,写给慧艅禅师的两首诗之一。 以下是逐句释义: - 第一句 "携得贝多卷":携带着贝多经卷,这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 - 第二、三句 "频迁以衲邮":频繁地更换住处,用衲衣包裹着书籍。 - 第四句 "晨钟依阁近":清晨的钟声,伴随着寺庙的建筑而响起。 - 第五句 "午篆隔帘浮":中午的诵经声,从门帘上飘过。 - 第六、七句 "佛窟尘俱远":佛堂中的灰尘都随风飘散了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遥峰断处倩云连:遥远的山峰断开的地方,被云雾连接在一起。 - 我祖题诗已百年:我祖先曾经在这座山留下了一首诗,已经有一百年了。 - 梵呗半生知佞佛:我已经学习了很多年佛教的经文,我知道很多关于佛教的事情。 - 弓裘一脉愧光前:我一直穿着弓箭和皮大衣,我感到惭愧,因为我不能像祖先那样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 - 应携惠麓漪澜水:我希望能够带我去参观惠麓的湖泊和涟漪的水。 -
【解析】 “境缚”,意为受外界环境、境遇的束缚。“山居”指山中居住。“闹”指嘈杂、纷乱。“心空”指心境清静,不为外物所动。“市刹”指寺院,也指世俗社会。“团”指聚集、汇聚。“苍藤”指老树。“僧供无多品”指僧人供奉的物品不多,“禅栖共一灯”即僧人同住一个佛堂或寺院,“机来时捉麈”指机缘出现时打坐参禅。这几句大意为:受外界环境的制约,我居住在山中,喧闹的市井生活干扰着我,我的心境像一座空灵的山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游华藏寺》。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客行秋山初: 指我独自在秋天的山林中行走,旅途开始。 2. 遥向丛林驻: 远处停下来,在树林间休息。 3. 群峰一雨凉: 雨后的群山格外清新凉爽。 4. 殿角归云度: 云雾缭绕着寺庙的屋角飘过。 5. 周览惬余游: 环顾四周,让我非常满意这次旅行。 6. 庶与道者遇: 希望能遇到一些修行高深的人。
保安寺 金风荐新凉,偶散林皋屐。 同人意俱闲,苔径穿逼窄。 树木翳荒邱,给孤余旧迹。 传灯留夙缘,劫灰几变易。 山僧起相迎,简谈礼数毕。 蒲团坐片时,落语亦真率。 香炉除恼檀,秋花深丈室。 自来白云心,不忘持苦律。 嗟余慕元宗,经年走役役。 浮生泡影如,空门万境辟。 但使得皈依,瓶钵随晨夕。 归途暝景催,渺焉人天隔。 注释: - 金风献瑞,带来一丝凉爽的秋风,我偶然间在林间的小道上漫步
陆子泉:指陆羽的《茶经》和唐代名僧皎然的诗。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茶圣”。皎然则以其诗名扬天下,与颜真卿齐名,世称“颜鲁公、皎江州”,又与杜甫并称“李杜”为大诗人。 达人不作千年计,志士常怀万物情:达人,即有远见卓识的人。不追求千秋万代的功名,而是关注眼前的事情。志士则指有志于实现抱负的人。他们常常怀抱着博大的胸怀,关心世间万物。 陆子自能耽此水,二泉吾得濯其清:陆子
观鹅亭 洛社桥边泊短篷,息机开利梵林中。 相看壁有仙人记,漫说鹅从道士笼。 兴废一亭惊异代,沧桑千古怅临风。 座中白足怀修复,授简征文后尚容。 译文: 在洛社桥边停着小船,放下篷帆进入宁静的寺院之中。 看到墙壁上有仙人留下的字迹,就随意地说鹅是从道士的笼子里放出来的。 这个曾经兴盛衰败的亭子让人感到惊奇,经历了无数岁月仍然屹立不倒。 座中的白脚僧人心怀修复之情,希望后人能够继续传承这项文化。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遥峰断处倩云连:遥远的山峰断开的地方,被云雾连接在一起。 - 我祖题诗已百年:我祖先曾经在这座山留下了一首诗,已经有一百年了。 - 梵呗半生知佞佛:我已经学习了很多年佛教的经文,我知道很多关于佛教的事情。 - 弓裘一脉愧光前:我一直穿着弓箭和皮大衣,我感到惭愧,因为我不能像祖先那样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 - 应携惠麓漪澜水:我希望能够带我去参观惠麓的湖泊和涟漪的水。 -
【注释】 离岛:指浙江天台山,东林寺在天台山中。 即事有怀:就眼前事物有所怀念。 东林社友:即天台山的僧侣,因天台寺为东林寺,故称。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游历东林寺时写的一首七绝。诗人以极目远眺,写尽了眼前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