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径缘溪入,禅关背日开。
竹深清磬出,潭静白云来。
碍树山中断,映池松倒栽。
劳尊临曲水,绝胜晋人杯。

【注释】

  1. 客径:指僧人行走的小路。缘:顺。溪:山涧小河。
  2. 禅关:禅宗寺院的山门。背日:迎着日光开山门。
  3. 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鼓,用木制,中空,两旁有两个圆形的耳。
  4. 潭静:水静。白云来:云影映于水中。
  5. 碍树:遮着树。断:阻隔。
  6. 曲水:弯曲的水渠。晋人杯:指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一觞一咏”的酒杯。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绘惠山寺周围的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首联“客径缘溪入,禅关背日开”,诗人以客径、禅关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客径是僧人行走的小道,溪水潺潺,清泉叮咚;禅关则是寺院的大门,它敞开着,迎接着朝阳的照耀。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环境。
颔联“竹深清磬出,潭静白云来”,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优美。竹子郁郁葱葱,声音清脆悦耳的磬声从竹林深处传出;水潭宁静如镜,白云在水面上悠然飘荡。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影子的交织,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颈联“碍树山中断,映池松倒栽”,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处的山峰。树木丛生,挡住了视线,使山峰显得更加峻峭;而那倒映在水中的松树,则像是被风吹倒般地矗立在那里。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尾联“劳尊临曲水,绝胜晋人杯”,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最高赞美。他感慨地说,这样的美景足以让人陶醉,甚至比古人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美丽。这里,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