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飞雪里,倦客自愁颜。
门为袁生掩,船从剡曲闲。
到关何日是,行路此时艰。
痴坐茅檐底,孤吟对独山。

十月廿五日古城对雪有怀吕簿

东屯飞雪里,倦客自愁颜。

门为袁生掩,船从剡曲闲。

到关何日是,行路此时艰。

痴坐茅檐底,孤吟对独山。

【注释】

十月:农历十月初一或十五日。

廿五:二十五天。

古城:即今安徽宣城市旌德县的九华(旧称九华山)。

吕簿:诗人的朋友。

东屯:东晋谢安在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建东山草堂,世称“东山”;这里指谢安隐居之处。

倦客:疲倦的游子。

自愁颜:自己忧愁地容颜。

门为袁生掩:袁生,即袁宏,字彦伯,曾任会稽内史,因避乱居于东山。诗人写此诗时,袁宏已逝世,故用“掩”字形容其闭门不出的样子。

船从剡曲闲:剡曲,地名,在今浙江嵊州南。

到关何日是:何时到达边境。

行路此时艰:道路艰难。

痴坐茅檐底:痴坐,痴呆地坐着。茅檐,指简陋的房屋檐下。

孤吟对独山:独自吟咏,对着一座孤独的山峰。

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隐居九华之时,抒发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寞和思念朋友的心情。首联点明题意和时间地点;颔联借古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颈联写出了旅途的艰难和内心的苦闷;尾联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