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蓝田玉,镂作玦与环。
揽环与子佩,取玦结以鞶。
子环信缜栗,我玦鲜垢瘢。
谁知一物微,决绝义自天。
归云入勾注,密雪掩阴山。
握手临路岐,涕泗共汍澜。
鴥彼南翥鸟,奋飞何由还。

《拟李陵录别诗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是仿效汉代辞赋家李陵的《答苏武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皎皎蓝田玉,镂作玦与环。
“皎皎”指明亮清澈,形容蓝田玉之纯净。
“蓝田玉”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玉,常用以比喻高洁的品质。“镂”指雕刻。
“玦”是一种圆形的佩玉,“环”是指环形的佩玉。
诗句大意:洁白如雪的蓝田玉被刻成各种形状的玉玦和玉环。
译文:明亮的蓝田玉被雕琢成各种形状的玉玦和玉环。

揽环与子佩,取玦结以鞶。
“揽”指佩戴。
“子佩”代指友人。
“鞶”指腰带或袋子,这里用来形容友人佩戴玉环的情景。
诗句大意:把玉环系在您的腰间,用玦来装饰我的腰带。
译文:把玉环系在您的腰间,用玦来装饰我的腰带。

子环信缜栗,我玦鲜垢瘢。
“子环”指友人佩带的玉环。
“缜”意为精细。
“瑕”意为斑点、瑕疵,这里比喻污垢。
“鲜垢瘢”即鲜亮无瑕。
诗句大意:您佩带的玉环精致光滑,而我的玉玦却有污渍。
译文:您佩带的玉环精致光滑,而我的玉玦却有污渍。

谁知一物微,决绝义自天。
“知”在这里是动词,意为了解、认识。
“一物”指玉玦。
“决”意为决断、坚定。
“义”指正义、道义。
“天”指天道、自然。
诗句大意:谁又能知道这小小的一块玉玦代表着坚定的道义呢?
译文:谁能知道这个小小的玉玦代表着坚定的道义呢?

归云入勾注,密雪掩阴山。
“归云”指归云山,又称九嵕山,位于今陕西宝鸡市东。
“勾注”为山名,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诗句大意:云雾缭绕的归云山融入了九嵕山之中,密布的雪花遮蔽了阴山的山峰。
译文:云雾缭绕的归云山融入了九嵕山之中,密布的雪花遮蔽了阴山的山峰。

握手临路岐,涕泗共汍澜。
“握手”指分别时依依不舍。
“泪泗”指眼泪。
“汍澜”指泪水纵横。
诗句大意:我们紧紧握手,告别时泪水纵横。
译文:我们紧紧握手,告别时泪水纵横。

鴥彼南翥鸟,奋飞何由还。
“鴥”,通“骛”,意思是飞奔,这里表示鸟儿向南飞去。
“南翥鸟”指向南飞翔的鸟儿。
“奋飞”指奋力飞翔。
“何由”即如何、哪里。
诗句大意:那南飞的鸟儿拼命地展翅飞翔,它又怎能回到故乡呢?
译文:那南飞的鸟儿拼命地展翅飞翔,它又怎能回到故乡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