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风雨落荒城,伏枕遥传天柱倾。
报汉未能邀匹雁,系胡空自有长缨。
七年大节凌霄上,千载英灵俟海平。
闻道阖门皆殉难,恰如归去赴蓬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要求来概括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高秋风雨落荒城,伏枕遥传天柱倾”是说秋天天气阴雨连绵,狂风暴雨把荒凉的城池冲刷得更加破败;“报汉未能邀匹雁,系胡自有长缨”是说虽然报效汉朝的愿望没有实现(因为被匈奴俘虏了),但是依然能够像张骞一样,用长缨系住北匈奴;“七年大节凌霄上,千载英灵俟海平”是说经过七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大节终于凌驾于云霄之上,千秋之后英灵必将归于大海;“闻道阖门皆殉难,恰如归去赴蓬瀛”是说听说张宫傅全家都为国捐躯,自己正好回去赴汤蹈火,以死报国。最后两句,诗人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说自己如果能够像庄子一样逍遥自在地生活,该多好啊!
【答案】
【译文】
秋风萧瑟,秋雨滂沱,风卷残花,雨打枯枝,一座荒城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我卧病在床,听到外面传来噩耗:张良已遭项羽杀害。刘邦曾派张良到关中联络英布,请他与汉军联合抗楚,但张良没有答应。后来刘邦又派张良出使匈奴,要挟匈奴归还侵地。匈奴王不肯答应,于是派兵攻打张良,张良只好逃回汉朝。张良一生为刘邦奔走效劳,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终还是被项羽所杀。
【赏析】
写张良之死。秋风秋雨,凄冷肃杀,一扫开篇的热烈豪放,转而渲染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张良之死,令人扼腕叹惋。然而作者并没有沉湎于悲伤之中,而是将笔触转向张良生前的所作所为。“报汉未能邀匹雁,系胡自有长缨”,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借用《史记.留侯世家》的典故,表明自己虽未能像张良那样报效汉朝,但仍然希望能够像张良那样,用长缨系住北匈奴,保卫国家。诗人的志向与抱负跃然纸上。后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庄子逍遥游的故事自比,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珍视。“闻道阖门皆殉难,恰如归去赴蓬瀛”,意思是说听说你全家都已为国捐躯,自己正好回去赴汤蹈火,以死报国。最后两句,诗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说自己如果能够像庄子一样逍遥自在地生活,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