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云何澹澹,星汉灿以明。
携手步广除,泪下如散霙。
征马临岐路,徒御多抗旌。
方当万里别,能不叙平生。
与子同一体,盘石纫芳蘅。
芳蘅自有时,盘石徒纵横。
一朝两决绝,何能复合并。
愿托子怀袖,因风驰我情。
【注释】
微云:细薄的云。澹澹(淡):轻淡的样子。星汉灿以明:银河灿烂明亮。以,通“已”,已经。
广除:宽阔的道路。
抗旌:高举旗帜。
方当:将要。
盘石:坚固如盘的大石头。纫芳蘅(xuān):香草名。蘅,一种植物。
时:有时。
徒纵横:徒然横竖交错。
两决绝:两次断绝关系。
因风驰我情:乘着风,把我的感情送到你那里。
【赏析】
这首拟古作品,题曰《拟李陵录别诗二首》。据《文选》所引《古今乐录》,李陵是西汉著名将领李广之孙,曾为建中将军、左校尉,因受诬陷投降匈奴,被俘后向单于上书陈辞,有“功不克就”语,单于怒而杀之。这首诗大概是诗人拟作李陵所作,表达他与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
第一首写与友人在离别之时的情景,第二首则是抒发离别之后的情感。
“微云何澹澹,星汉灿以明。”这两句描绘了天幕上云彩稀薄,银河璀璨辉煌的景色。诗人通过描绘天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时的悲凉与哀愁。
“携手步广除,泪下如散霙。”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一起漫步在宽广的道路上,眼泪如同散落的雪花般纷纷而下的场景。这里的泪水不仅仅是因为离别的痛苦,还可能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通过对这种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征马临岐路,徒御多抗旌。”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诗人的朋友乘坐着战车,即将离开这个路口。而诗人则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里的“临岐路”意味着告别,而“抗旌”则表示挥舞着旗帜以示告别。诗人通过这种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对离别的哀伤。
“方当万里别,能不叙平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感慨。他明白自己和这位朋友即将分别,但却无法诉说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叙平生”可以理解为倾诉过去的经历和情感,也可以理解为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期待。无论是哪种理解,都体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感慨。
“与子同一体,盘石纫芳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他认为朋友就像盘石一样坚贞不屈,就像芳蘅一样芬芳四溢。这里的“同一体”可以理解为彼此之间有着相同的品质和特点,也可以理解为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无论哪种理解,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赞美和欣赏。
“芳蘅自有时,盘石徒纵横。”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朋友的品质和特点。诗人认为朋友就像芳蘅一样有着美好的品质和特点,但就像盘石一样却只是徒然横竖交错而已。这里的“芳蘅”可以理解为美丽的花草,而“盘石”则可以比喻坚硬的岩石。通过这种对比的描绘手法,诗人表达了对于朋友品质的高度赞扬和对其存在的深深感慨。
“一朝两决绝,何能复合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分离的痛苦和无奈。他认为一旦与朋友分开就会永远地失去联系,因此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这里的“两决绝”可以理解为两次彻底的断绝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选择或观点。无论哪种理解,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愿托子怀袖,因风驰我情。”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传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把这份思念寄托在朋友的怀抱之中,借助春风的力量将这份思念送到朋友的身边。这里的“因风驰我情”可以理解为借助春风的力量将思念传递给朋友,也可以理解为借助自然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哪种理解,都体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彼此感情的重视。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前后情景的描述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对分离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思念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