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人称佛,汤休不类僧。
一弦弹古月,五字琢寒冰。
指石禅心定,看松岁腊增。
鸳湖多长者,共许道人能。
【注释】
贾岛:唐代诗人。汤休:即汤惠休,南朝梁时僧人。一弦:指琴。五字:指五言诗。禅心:禅定之心。鸳湖:即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长者:有德望的人。道人:僧人。
【译文】
贾岛号称佛家信徒,汤休却不类僧俗。
琴声弹拨古月,五言诗吟琢寒冰。
指点石上禅心定,看松岁腊增。
西湖旁多有长者,共许道人能。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赠给友人大舆上人。全诗四句,前两句赞其人,后两句赞其才。
首联“贾岛称佛,汤休不类僧”点名题中人物。贾岛,唐末五代时著名诗人。他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名为无本。因他嗜酒成性,又常以饮酒浇愁,所以后来被称为“诗奴”。他的诗,往往用典,而用事过多,不免晦涩难懂,所以当时就有人批评他“郊寒岛瘦”。汤休,即汤惠休,是南朝梁代的一位僧人,俗姓张。他精通《庄》、《老》等书,又善弹琴,因而被人们称为“琴高”。这两句诗既称赞了友人的佛门身份,又表明自己虽为和尚却仍保持着文人的风度、文雅和情趣。
第二联“一弦弹古月,五字琢寒冰”。这两句赞美上人在琴艺上的精湛造诣。贾岛与僧人交往密切,对佛教也颇有研究。他曾写过一篇题为《闻角》的七绝,其中写到:“夜静巴山入雨来,空江明月影徘徊,离愁别恨谁人识?目尽长天雁不飞。”可见他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从这首诗也可看出作者对佛教艺术的喜爱和追求。
第三联“指石禅心定,看松岁腊增。”赞美友人的禅定功夫很深。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一切烦恼皆由心生,因此要求参禅者静坐默照,直探本性。这一联中的“禅心定”正是禅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另外,“岁腊”是指农历十二月,这里用来比喻岁月的流逝。这两句诗赞美友人禅定功夫之深,同时也表明自己对于世事沧桑的感慨。
尾联“鸳湖多长者,共许道人能”则是赞扬友人的高风亮节。鸳鸯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西,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的居民都是善良之人,他们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着这片美丽的家园。这两句诗赞美友人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佛门身份、琴艺造诣、禅定功夫以及高尚品德等方面来表达对其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教艺术、禅宗思想和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