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曾受大夫官,风起波涛五月寒。
攲枕几回听不厌,竟无清梦到槐安。

注释:

杂画 其二:指杂画中的第二幅。苍松曾受大夫官,指曾经受到过高官显宦的待遇。风起波涛五月寒:形容风起时的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几回:几度。竟无清梦到槐安:最终没有能进入梦境。槐安:古地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杂画为题,借咏一幅杂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杂画是画家在创作时将不同题材的作品混合在一起,因此画面上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景象和意境。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这幅杂画的内容,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苍松曾受大夫官”,诗人以苍松自喻,表示自己虽然曾经受到过高官显宦的待遇,但现在已经失去了那份荣耀和地位。这句诗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感慨。

次句“风起波涛五月寒”,诗人以风起波涛的景象来形容杂画中的画面。五月正值炎热的季节,但画面上却有风吹动的苍松,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受,也暗示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第三句“欹枕几回听不厌”。诗人躺在枕头上反复聆听杂画中的声音,表现出他对杂画内容的喜爱和陶醉。这里的“欹枕”指的是斜倚枕头,表示诗人沉浸在杂画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杂画内容的热爱和专注。

最后一句“竟无清梦到槐安”,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杂画中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最终并没有实现。他梦想中的槐安仙地始终遥不可及,只能在梦中寻找。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杂画中的画面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杂画内容的分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