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面面削芙蓉,时有卿云出汉封。
杖屦中天干象纬,风烟下界起蛟龙。
河流旧绕沧溟远,练影斜悬紫翠重。
夜半石床天籁发,梦中错认景阳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夜宿日观峰禅房
岱宗面面削芙蓉,时有卿云出汉封。
杖屦中天干象纬,风烟下界起蛟龙。
河流旧绕沧溟远,练影斜悬紫翠重。
夜半石床天籁发,梦中错认景阳钟。

译文:
夜宿日观峰禅房
泰山的峰顶就像被削去了棱角的芙蓉一样美丽,有时能看到云彩从汉封飘过。
拄杖登山,仰望天空,观看星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风烟弥漫,景色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河流在远处蜿蜒流淌,宛如一条紫色的长带悬挂在山峰之上。
夜晚,我坐在石头上,听着风吹过山谷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远方的钟声,让人陶醉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日观峰的壮丽景色。首句“岱宗面面削芙蓉”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巍峨壮观,如同被削去了棱角的芙蓉花一样美丽。接下来的两句“杖屦中天干象纬,风烟下界起蛟龙”则是对泰山日观峰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站在山顶,手持拐杖,仰望天空,观察星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风烟弥漫,景色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了下方的景象,看到了河流蜿蜒流淌,宛如一条紫色的长带悬挂在山峰之上。

最后两句“河流旧绕沧溟远,练影斜悬紫翠重”则描绘了泰山日观峰的远景。诗人想象着那条河流曾经环绕着大海,现在却变得遥远。而那片紫色的影子,就像是一条长龙,斜挂在山巅,与绿色的山峰相映成趣。

全诗通过对泰山日观峰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泰山日观峰的独特之处,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