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族遗骸埋聚宝;千年孤冢表长干。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方孝孺之死,其遗骸被十族所埋;颔联以“聚宝”二字点明方孝孺生前的事迹;颈联化用典故,赞颂方孝孺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

【答案】

译文:十族的遗骨埋在宝藏里;千年后孤寂的坟墓彰显着忠诚和气节。(“十族”指朱元璋灭汉王陈友谅后,下令杀尽陈氏九族,“聚宝”指藏匿方孝孺尸骨于宝藏之中。)

注释: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宁海人。洪武元年举进士,授汉中府学教授、湖南按察佥事。洪武十三年为建文帝起草即位诏书,被召入朝,赐剑欲杀之,遂自缢死。谥文忠,改葬天界寺。有《逊志斋集》。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方孝孺的。

“十族遗骸”“千年孤冢”,这是诗中的两个关键词。所谓“十族”,是指因反对朱棣夺权而受牵连者。在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时,曾以重金悬赏捉拿方孝孺等诸生,但未能得手。后来朱棣篡位,方孝孺拒不就任,于是被杀,并夷灭三族。所谓“千年孤冢”,是指方孝孺墓。据载,方孝孺死后,其家族被诛,遗骸被弃置在聚宝盆中,后人掘出,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其墓曰“文忠公祠”。所以,诗中的“十族遗骸”实即方孝孺之遗骸。

诗中“聚宝”一词用得很巧妙。“聚宝”,原指收藏财货,这里指将方孝孺的遗骸收藏起来。“埋”字则表示将方孝孺之遗骸掩埋起来。“聚宝”与“埋”这两个动词连在一起运用,使诗句显得更加生动有力。另外,“埋聚宝”这一动作,也暗含了作者对朱棣杀害忠良的不满情绪。

诗的颈联“千年孤冢表长干”,是说方孝孺虽然已过千年,但其孤冢依然屹立。“表”,即标榜、显扬。“长干”,地名,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西北。“表长干”是说方孝孺的英名被后世永远传唱,永远铭记。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采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