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东岳接苍穹,谁辟红门磴道通。
腰笋遥经黄岘岭,攀萝直上碧霞宫。
尧天舜日瞻依近,鲁阜齐州指顾雄。
千仞磨崖都览遍,还登绝顶颂神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登岱》一诗。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巍巍东岳接苍穹,谁辟红门磴道通。
“巍巍东岳”指的是泰山,山势雄伟壮观;“接苍穹”意味着泰山与天空相接,显得高不可攀。“谁辟红门磴道通”指的是谁开辟了通往山顶的红色石阶。腰笋遥经黄岘岭,攀萝直上碧霞宫。
“腰笋”指的是山峰的形状像笋子一样直插云霄;“黄岘岭”是地名,可能是泰山附近的一个小山岭;“碧霞宫”是泰山上的一座道教宫观。“攀萝直上”形容登山者攀爬山壁,直达山顶。尧天舜日瞻依近,鲁阜齐州指顾雄。
“尧天舜日”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之德;“瞻依近”表示接近泰山;“鲁阜齐州”指的是鲁国(今山东省)的州府所在地,也是泰山的一部分;“指顾雄”形容泰山在齐鲁大地中的雄伟景象。千仞磨崖都览遍,还登绝顶颂神功。
“千仞”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磨崖”形容岩石表面被侵蚀得很光滑;“览遍”表示已经看过所有的地方;“还登绝顶”指的是再次登上泰山的最高峰。“颂神功”是对泰山神功的赞美。
译文:
巍峨的泰山直插云霄,是谁开辟了通向山顶的红门石阶?
远看山峰如同竹子直刺青天,我攀爬山壁直上碧霞宫。
仿佛可以仰望尧舜的光辉岁月,靠近泰山时鲁国的州府也显得雄壮。
攀登千仞高的山岩都看过一遍,再回到顶峰歌颂泰山的神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泰山的情景。首联写泰山的高大雄伟,第二联具体描述了登山的过程和所见景色,第三联表达了对泰山历史和文化的赞美,第四联则展现了作者对泰山神功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韩愈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