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春惜别洛阳花,濮上行吟暮景斜。
万里飘零常作客,十年归去已无家。
星边一剑心徒壮,海上扁舟鬓欲华。
若到衡门翻自笑,依然蓑笠旧生涯。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原文:“残春惜别洛阳花,濮上行吟暮景斜。万里飘零常作客,十年归去已无家。”
- 译文:在洛阳的春天即将结束时,我舍不得告别盛开的花朵。在濮上行走,我感叹时光已经过去,夕阳西下。多年来漂泊在外,如今回到家乡却一无所有。
注释:
- 洛阳花:指洛阳地区的牡丹花(洛阳为牡丹花名)。
- 濮上:指河南省濮县一带,古代文人常在此地行吟。
- 暮景斜:形容时间流逝之快及日落时分的景象。
- 万里飘零常作客:形容长期的漂泊生活。
- 十年归去已无家:指长时间的漂泊后,最终没有固定的家。
赏析: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对洛阳春末美景的留恋以及对个人漂泊生涯的感慨。诗人用“残春”和“洛阳花”来表达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叹,同时通过“濮上”和“暮景斜”描绘出一幅日落时刻的静谧画面。
主题探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顾。通过对“洛阳花”的描写,诗人似乎在追忆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前无根漂泊状态的无奈和辛酸。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来营造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深度。例如,“万里飘零常作客”和“十年归去已无家”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还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意味。
这首诗是一幅充满情感和哲思的画卷,通过对洛阳春末景色的描绘以及自身漂泊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