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诸生旧有名,青衫彩笔老纵横。
白门秋榜看题字,荆璧今翻上殿行。
王元祯太学别余久矣一日谒余山堂遂赴留都试赋二绝句送之 其二
太学诸生旧有名,青衫彩笔老纵横。
白门秋榜看题字,荆璧今翻上殿行。
注释
- 太学: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
- 诸生:指在太学中学习的学生。
-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饰颜色,常用以形容文人雅士。
- 彩笔:比喻才华横溢。
- 白门:地名,这里可能代指太学所在地。
- 秋榜:科举考试中的秋季录取名单。
- 荆璧:古代的一种玉器,这里指被重视或珍贵的物品。
- 上殿行:皇帝召见,参与重要的朝议。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赠给友人王元祯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太学中学生们的才华横溢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和深厚的情谊。
首句“太学诸生旧有名”直接点出主题,表明王元祯曾是太学中的一员,拥有名声。这不仅是对王元祯过去成就的肯定,也预示着他在未来的某个重要时刻将再次成为焦点。
次句“青衫彩笔老纵横”进一步展示了王元祯的个性与才华。青衫和彩笔不仅是其外在形象的标志,更是其内心世界的体现。这里的“纵横”一词,既形容了他广博的知识面和卓越的才艺,也隐含了他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后两句则转向了当前的场景——王元祯即将前往京都参加重要的科举考试。“白门秋榜看题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王元祯站在考场外,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考生们书写的答卷。这个细节不仅展示了王元祯对此次考试的重视程度,也暗示了他对自己才华的信心。
最后一句“荆璧今翻上殿行”则是全诗的高潮。这里用“荆璧”喻指珍贵的宝物,暗指王元祯此次科举成功,将会得到重要的提拔或认可。而“上殿行”则象征着他将在朝堂之上发挥影响力和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太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才华、自信且即将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的形象。同时,通过对王元祯的赞美和祝福,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美好期待和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