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志,恢复雄图。
慷慨谈兵,气激懦夫。
道兼王霸,论杂义利。
要之圣门,异乎不异。
【注释】:
- 陈文毅公:指南宋名臣陈俊卿。
- 经济大志,恢复雄图;慷慨谈兵,气激懦夫:意思是他胸怀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想要收复失地,但他的豪情壮志却激励了那些胆小怕事的人。
- 道兼王霸,论杂义利;要之圣门,异乎不异:意思是他的主张既能够统一天下,又能够兼顾到各种利益,与圣人之道没有什么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纪念陈俊卿而作的。陈俊卿(1064—1128),字俊卿,号东山,福建福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历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以清廉刚正著称于世。他一生忧国忧民,力主抗金复土。
全诗四句,每句五言,结构整齐。前三句主要描写了陈俊卿的政治理想、豪迈气概和儒者风范。首句“经济大志”,直接点题,突出了他宏大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紧接着,“恢复雄图”一句,描绘了他雄心勃勃,欲收复故土、统一江山的决心。然而他的豪情壮志并非仅仅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有更高的追求:“慷慨谈兵,气激懦夫。”这一句揭示了他作为一国之君,不仅要有雄才大略,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那些胆小怯懦、不能担当重任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接下来两句“道兼王霸,论杂义利”,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治国之道。他认为,治理国家既要有王者的权威和霸气,又要有商贾的精明和智慧,这样才能做到“道合义利”。这一观点体现了他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
最后一句“要之圣门,异乎不异”,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指出,尽管陈俊卿的政治思想与儒家传统有所不同,但他依然可以被视为圣人的门徒。这是因为他虽然在某些方面与传统儒家有所不同,但他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却是相同的。这种评价既肯定了他的政治成就和贡献,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儒家传统的尊重和维护。
这首诗通过对陈俊卿生平事迹的叙述和对其政治理想的赞美,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品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为之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