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谁氏子,读书夜无眠。
风吹咿唔声,落我床头前。
我闻不复寐,俯仰心茫然。
忆昔髫龀时,早能读陈篇。
嬉戏不自力,流光若奔川。
及兹未闻道,老大徒悁悁。
儒冠亦何有,虚生亦堪怜。
誓言今其始,黾勉心乾乾。
凿井苟弗已,终见清冷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闻邻儿读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夜闻邻儿读书(译文)
夜晚听见邻家的孩子在读书,却无法入眠。
注释:东邻谁氏子,读夜无眠。
风吹咿唔声,落我床头前(译文)。
注释:风吹出咿呜和口吃的声音,落在我的床头。
我闻不复寐,俯仰心茫然(译文)。
注释:我听了也不再入睡,抬头低头心里一片迷茫。
忆昔髫龀时(译文):回忆小时候头发还没有长齐的时候。
早能读陈篇(译文)。
注释:早就已经能够阅读那些旧书了。
嬉戏不自力(译文):玩耍的时候自己没有努力。
流光若奔川(译文)。
注释:时间像流水一样急速流逝。
及兹未闻道(译文):等到这个时候却没有听到道理。
老大徒(译文)。
注释:老了只能空发感叹。
儒冠亦何有(译文),虚生亦堪怜(译文)。
注释:戴着儒帽也有什么,白白地活着也让人可怜。
誓言今其始(译文)。
注释:现在开始发誓。
黾勉心乾乾(译文):努力工作使心情坚定。
凿井苟弗已(译文)。
注释:如果不停地挖井,终究会见到清澈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反思。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以及童年与成年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感伤。
首句“夜闻邻儿读书”便设定了时间和环境,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风吹咿唔声”则生动刻画出邻家孩子读书的情景,声音虽小却清晰可闻,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而又微妙的变化。
随着诗句的推进,“落我床头前”描绘出声音不仅影响了邻家的小孩,也影响到了作者本人,甚至影响到了他的睡眠。这种影响的深远性,使得作者从一开始的好奇逐渐转入深思,进而产生了“我闻不复寐,俯仰心茫然”的复杂情绪。
作者回忆起幼时的往事:“忆昔髫龀时,早能读陈篇。”这里的“髫龀”是指年少时期,“陈篇”指的是古代的书籍。这句诗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己现状的无奈。
“嬉戏不自力,流光若奔川”两句,则是对自身行为和时间的无力感进行了深刻反思,表达了一种对于成长过程中失去自我控制、随波逐流的遗憾。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及兹未闻道”,意味着尽管年轻却未能掌握人生的道理。“老大徒(译文)”,更增添了一丝悲壮和无奈。
最后两句“誓言今其始,黾勉心乾乾”,则是作者决心重新开始、努力前行的宣言。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所有读者的鼓励,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简单场景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