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青山晚,悠然似古春。
溪云生白石,茅屋断红尘。
岚重浑疑雨,山深不遇人。
秪应桥下水,照见白纶巾。

诗句释义

1 寂历青山晚,悠然似古春。
“寂历”意为静谧而孤独,形容青山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安静。“悠然”表示悠闲自在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仿佛回到了古代。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水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1. 溪云生白石,茅屋断红尘。
    “溪云”指山间流淌的小溪上的云雾,它飘浮在清澈的水面之上。“白石”指的是山中白色的石头。“茅屋断红尘”中的“茅屋”指的是简陋的房屋,“红尘”通常指代世俗的繁华与纷扰,此处用以形容茅屋所在之地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山间的景致和茅屋所处的环境,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意境。

  2. 岚重浑疑雨,山深不遇人。
    “岚重”描述的是山雾浓厚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美。“浑疑雨”表达了一种不确定的猜测,好像山中的雾气是雨前的征兆。“山深不遇人”意味着在深深的山中几乎难以遇到人类,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人世间复杂关系的感慨或对自然的深刻体会。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 秪应桥下水,照见白纶巾。
    “祗应”在此有“只当”、“应该”的意思,表明诗人认为只有桥下的水流能够反映出他此刻的心情。“白纶巾”是一种古代文人常见的头巾,常用以代表文士的身份和形象。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暗示自己的内心追求与外界的纷扰相对立,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看轻的态度。

译文

寂静的青山在黄昏时分显得分外清冷,如同远古的春天一般。
山间的溪流云雾缭绕,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白色的石头若隐若现。
简陋的茅屋位于山中,四周被浓密的雾气所包围,几乎看不到人烟。
只有在桥下清澈的流水中,才能映出那白色头巾的形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看轻的情感态度。诗句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青山”,“溪云”,“茅屋”,“白石”,“岚”,“山深”,“红尘”,等等,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哲理思考,通过对比自然的宁静与人的纷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入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