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
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
我昔扁舟恣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
寻幽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
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夐与沧洲连。
丹霞射影四山静,群真环佩来翩翩。
蕊珠之峰数千丈,君时与我缘萝上。
水帘直下飞晴虹,万壑天风度流响。
山中刘郎司玉台,仙书授我琅函开。
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
此时会合那能再,尘土分飞忽三载。
我行奏赋登金门,君亦乘轺渡淮海。
淮海迢迢烟树深,相思岁晚结愁心。
长风万里碧云远,何由一寄还山吟。
山中洞房春寂寂,山中之人长叹息。
松花酒熟人不归,瑶草春风几回碧。

【注释】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博罗两县境内,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

亭亭:高耸貌。

西樵峰:指罗浮山中的西樵岭。

南海湄:即南海岸边。

华丽:华美的建筑。仙掌:神话中仙人所持之物。

金池:金色的水池。

长往:远行。

凌风:乘风。浩荡:气势宏大的样子。烟霞:云气和烟雾。

寻幽探神奇:寻觅幽深的景色和神奇的景物。

三十六洞天:道教称天下有三十六小神仙居住的地方。罗浮山为其中之一。

丹霞:红色的山崖。四山:四面的山。

群真环佩来翩翩:众多神仙环绕着仙女,佩玉而来。

蕊珠之峰:指神仙居住的山峰。几千丈:形容很高。

君时:你的时候。缘分:福分,机缘。

水帘:瀑布的水帘。

刘郎司玉台:指神仙掌管玉台。刘郎:传说中的才子刘晨、阮肇。

仙书:神仙传授的书。琅函:古代用玉做成的匣子,用来盛放书籍或珍宝。

心如明月:比喻心境清明、纯洁。炯炯:明亮的样子。

身与浮云同去来:比喻自己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地飘游。

此时会合:指现在相逢。那能再:哪能再次相逢。

尘土分飞:喻指离别。忽三载:突然三年没有见面。

奏赋登金门:指献诗给皇帝。奏:进呈于天子之前。金门:宫门的美称。

乘轺渡淮海:乘坐驿车渡过淮河。

淮海:指淮南和江淮一带,也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迢迢:遥远的样子。

相思岁晚结愁心:因思念而心情郁闷,愁绪满怀。

长风万里碧云远:形容风势强劲,直上云天。

何由一寄还山吟:如何才能让我把这首诗寄回山上给你呢?

山中洞房春寂寂:山中的洞房内,春天的景色显得十分寂静。

山中之人长叹息:山中的人们常常长叹不已。

松花酒人:以松花酿酒的人。不归:不回来。

瑶草春风几回碧:指春天里,瑶草常在春风中呈现出一片碧绿的颜色。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辞官后漫游南方,途经罗浮山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全诗以记叙为主,兼及议论,写景状物,抒情言志,意境深远,想象新颖,构思奇特,堪称奇作。

首联点题,写自己曾经乘船远游,畅游罗浮山,欣赏那里的自然景观。“我昔”以下二句,写自己曾经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凌风”两句,写自己曾想探寻罗浮山的神奇之处。接着写自己曾在罗浮山游玩,并受到仙人的接待。“仙家”两句,说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山和沧海相连。“丹霞”两句,写仙家山峰秀丽,四山静谧,群仙环绕。“蕊珠”两句,写神仙居住的山峰高大,云雾缭绕,仙家们环佩相随,翩翩起舞。“蕊珠”两句,用《抱朴子》语,说神仙居住的山峰高大,云雾缭绕,仙家们环佩相随,飘飘欲仙。“水帘”两句,写水帘直下,晴虹飞架,万壑山风吹动,发出美妙的声音。“山中”两句,写山中有人居住,他们常长叹不已。“松花”两句,写松花酿酒的人,他们不回来。“瑶草”两句,写瑶草在春天时,常在春风中呈现出一片碧绿的颜色。

中间四句主要写自己的感慨。前两句说,我和你此时相逢的机会太难得了,我们分别已经三年了。第三、四句说自己虽然会合,但是不能长久相聚。第五、六、七句说,我行走在奏赋的道路上,你乘着车子渡过了淮海。第六、七、八句说,你在淮海那边遥遥无期地等待我归来,我无法将这首诗寄回山上给你。第九、十句说,山中洞房内春天的景象显得十分寂静,山中的人常常长叹不已。第十一句说,只有松花酿酒的人不回来,只有瑶草春风才会呈现出一片碧绿的颜色。

结尾四句主要写自己的感情。第十一、十二句说,我此时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啊!我何时能够回到山中去呢!第十二句说,你乘风远游,不知能否给我寄来一首诗呢?第十七、十八句说,我在山中洞房内,春天的景色显得十分寂静,我常常长叹息。第十九句说,只有松花酿酒的人不回来,只有瑶草春风才会呈现出一片碧绿的颜色。

此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想象新颖,构思奇特,堪称奇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