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鱼不可友,出就斯人居。
迂才忤盛世,复此归敝庐。
投迹近逸民,振衣辞高衢。
白云绕我屋,清涧循我除。
深林挽云轩,松竹郁森疏。
贫家何所有,但有琴与书。
日暮无人来,浊酒聊自娱。
神全虑斯澹,妙得景亦俱。
岂不乐守贞,幽抱恒未舒。
屯膏违圣训,独善旷仁誉。
徘徊望嵩衡,恻恻怀居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及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和思想主旨;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赏析其艺术手法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还山行”的翻译为:回归山林,归隐田园。“还山行”是五律八句组诗,每两句成一联,共八联。第一联“禽鱼不可友,出就斯人居。”写自己远离尘嚣,回归山林,归隐田园。“禽鱼不可友”,禽、鱼是水禽和鱼类,它们不会与人类交往,比喻人不能同流合污。“出就斯人居”,就在这里居住吧!诗人选择隐居,是因为厌恶世俗生活,不愿与那些追逐名利的小人为伍,而向往清静淡泊的田园生活。颔联“迂才忤盛世,复此归敝庐。”“迂才”意谓有才能却不合时宜,“忤盛世”意谓不合于当世之盛。“复此”就是回到这种状态。颈联“投迹近逸民,振衣辞高衢。”“投迹”意为投奔,“逸民”指退隐的人,“辞高衢”意谓从高高的大道上走下来。尾联“云绕我屋,涧循我除。”“云绕”指云雾缭绕,“云绕我屋”即云雾缭绕着我的屋子。“涧循我除”指流水在屋前绕过去。尾联的意思是说,白云绕着屋子飞舞,清澈的溪流在屋前绕着屋子流过。尾联的意思是说,深林中挽着长弓,松竹郁郁葱葱。尾联的意思是说,贫穷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得出去炫耀的,只有琴和书罢了。尾联的意思是说,太阳快要下山了,没有人来访,只有用浊酒来自娱自乐罢了。尾联的意思是说,神志完全清醒,忧虑也少了,美景也多了。末联“岂乐守贞,幽抱恒未舒。”意思是说,怎么快乐地保持贞节,内心永远不能舒展呢?“屯膏违圣训”,屯膏指脂膏,指血泪。“独善旷仁誉”意思是说,独自修养德行,旷达仁义。“独善”指个人修身养性,“旷仁誉”指广施仁爱而不求名誉。尾联的意思是说,徘徊观望着嵩山衡山,心中恻恻然怀念家乡。
【答案】
译文:
鸟兽鱼虫无法和我交朋友,我只好离开这繁华的世界,到这里来隐居。我的才能不合时宜,只能回到这简陋的草房中隐居。我来到这个地方,就像野鸡一样投巢避风,像猿猴一样摆脱尘俗,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过着清幽的生活。在屋前,有清澈的溪流环绕着小屋流淌;在屋后,有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我虽然贫困,但家中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只有几本书籍和一件乐器陪伴着我。傍晚时分,没有人来访问我,我就斟上一杯酒,自我取乐。我完全放松了身心,心情十分宁静愉悦,眼前的景象也变得异常美好。然而,我内心并不快乐,因为我总不能实现心中的远大理想,不能实现内心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还山行》是一首表现隐士情怀的长篇绝句。首联直抒胸臆:“禽鱼不可友,出就斯人居。”诗人以禽鱼为喻,表达了他不愿意与世俗之人为伍的隐遁之心。禽鱼虽可作食物来源,但终究不是人类的朋友,所以诗人决定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迂才忤盛世”,诗人以“迂才”自谦,表达了对时世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复此归敝庐”,诗人以“敝庐”自谦,表明了自己回归简朴生活的决绝态度。
颔联直接点明“还山行”的主题。“出就斯人居”,诗人以“斯人”指代那些世俗之人,表达了他对这些人的厌恶之情。“投迹近逸民,振衣辞高衢。”诗人以“逸民”指代隐逸之士,描绘了一幅隐居者远离喧嚣、追求清静的画面。“投迹”、“逸民”、“辞高衢”,这些词语都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尾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云绕我屋”“涧循我除”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松竹郁森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尾联以“贫家何所有”开篇,点明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接着以“但有琴与书”收尾,表明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又展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士的形象,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