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烽火照边隅,铁马骄嘶塞草枯。
聚米已筹山谷未,防边曾设鹳鹅无。
黄河岸上宁遗灶,青海原头有断弧。
惆怅从来征战地,萧条汉垒夜啼乌。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西来烽火照边隅,铁马骄嘶塞草枯。
  • 注释:西边的边境传来战火的消息,铁甲的战马发出骄傲而急促的嘶吼,导致边塞的草都枯萎了。
  • 译文:从西方传来的战火消息,让边塞地区一片紧张和动荡,铁甲的战马在战场上奔腾,发出令人不安的嘶吼声,使边塞的草原变得枯萎。
  1. 聚米已筹山谷未,防边曾设鹳鹅无。
  • 注释:人们已经用糯米堆积成山(比喻战争准备充分),但尚未开始实际的防御工作;曾经设置过鹳鹅这样的警戒措施,但似乎没有发挥作用。
  • 译文:人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使用糯米堆积成山象征),但还没有开始实施具体的防御措施。之前还尝试过用鹳鹅作为警戒的措施,但是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1. 黄河岸上宁遗灶,青海原头有断弧。
  • 注释:黄河岸边连一口锅也没有留下,青海的原野上还能看到断开的弓弦。
  • 译文:黄河岸边连一口锅也没有留下的痕迹,青海的原野上还有断裂的弓箭。
  1. 惆怅从来征战地,萧条汉垒夜啼乌。
  • 注释:对那些曾经经历过战争的地方感到深深的遗憾,夜晚的寒鸦在荒凉的汉垒中哀鸣。
  • 译文: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战争的地方,我感到深深的遗憾。在寒冷的夜晚,荒凉的堡垒里,乌鸦的叫声凄凉而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战争的回忆,又有对当前和平生活的珍惜。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如今的萧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战争胜利后人民的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