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喧春岁已除,雪花如掌遍郊墟。
屠苏又醉王正月,童子不嫌吾旧庐。
江曙忽惊山亦老,梅寒真与鹤添臞。
农人爱此占年事,莫向边关洒泪馀。

【注释】:

元日 其一

鼓角喧春岁已除,雪花如掌遍郊墟。

屠苏又醉王正月,童子不嫌吾旧庐。

江曙忽惊山亦老,梅寒真与鹤添臞。

农人爱此占年事,莫向边关洒泪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在春节所作。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中进士,曾任润州(今江苏南京)天长县尉。他的诗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和边疆风光,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表现感情。这首诗写春节的欢乐气氛、农家的丰收景象和人们对未来的祈盼心情。

首联点明“元日”这一节日的节令特点。“鼓角喧春”,既写出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又暗示出节日的欢腾场面;“岁已除”则表明新年已经到来。“雪花如掌”形象地写出了雪花之大,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清丽而欢快的基调。

颔联写人们在春节期间饮酒庆祝,以表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屠苏”是一种古代酒名,据说这种酒能令人长寿不老,因此春节饮屠苏酒以示庆贺新年的到来是很普遍的现象。“王正月”即农历正月,古人称农历正月为正月或建寅月,因寅为木星,故称王正月。“童子不嫌吾旧庐”则是说儿童们并不嫌弃自己的老屋,他们在这里尽情地游戏娱乐。“童子”一词也表现出了春节时人们的天真无邪和欢乐的心情。

颈联进一步描写春节时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喜悦心情。“江曙忽惊山亦老”,这里描绘了黎明时分江边的景色,江水映着晨光显得格外明亮,山峦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苍老而壮观,这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诗人的一种感慨。“梅寒真与鹤添臞”,这里的“梅”指梅花,是春节时最常见的风景之一。“鹤添臞”则是说梅花在冬天里显得更加娇艳,如同一只仙鹤增添了几分姿色。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和幸福生活的祝愿。“农人爱此占年事,莫向边关洒泪馀”意思是说农民们都很珍惜这个吉祥的日子,因为他们知道新的一年将会充满希望和机遇,不需要向边关将士那样为他们感到难过。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爱,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春节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丰收和幸福的关注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