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云函载渺,清海候全偏。
众蠕何曾蛰,群芳不改年。
难明松柏节,另辟雁鸿天。
文字存蒙气,光华敚贝渊。

【注释】:

孰云函载渺 —— 谁说宇宙的包裹是渺小的?

清海候全偏 —— 清静无为,不与世俗相混。

众蠕何曾蛰 —— 各种虫蠕虫在冬眠中没有蛰伏。

群芳不改年 —— 春天到来百花开放,花期依然不变。

难明松柏节 —— 松树柏树的坚贞品格难以用言语形容。

另辟雁鸿天 —— 各自有各自的天空,比喻人各有志向。

文字存蒙气 —— 字里行间充满着淳朴之气。

光华敚贝渊 —— 光辉照彻了深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大自然生机勃勃、生气蓬勃的画面。首句“孰云函载渺”,诗人以设问的形式开篇,表达了对宇宙浩渺无边的惊叹和敬畏之情。“清海候全偏”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世界的宁静和深远,仿佛置身于一片清静无为的海洋之中。

第二句“众蠕何曾蛰,群芳不改年”,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里,他以各种昆虫冬眠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规律的认同和尊重。而“群芳不改年”一句则是对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生机勃发。

第三句“难明松柏节,另辟雁鸿天”,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松树柏树的坚韧不屈与高飞远大的雁鸿相提并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这里的“松柏节”指的是松柏四季常青的特性,而“雁鸿天”则是指大雁南飞的广阔天地。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渴望像雁鸿一样自由翱翔,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的壮志豪情。

最后两句“文字存蒙气,光华敚贝渊”,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自己对于文字的理解。他认为文字虽然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但它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淳朴的气息。这种朴实无华的文字,如同深邃而广阔的海洋一般,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同时,他还认为文字的力量可以穿透时空的阻隔,照亮历史的长河。

这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理想的抒发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诗句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