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项诛秦只绪馀,争如云壑赤松居。
也知高帝轻儒者,终负先生手授书。
注释:
- 蹙项诛秦只绪馀,争如云壑赤松居。
- 蹙项诛秦指的是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和对儒士的排斥。余,残余。
- 也知高帝轻儒者,终负先生手授书。
- 也知,知道。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的作品。
“蹙项诛秦只绪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秦始皇的批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严酷的统治政策,对儒家学者进行打压和迫害,使得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然而,这种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被推翻了。因此,作者认为秦始皇只是历史的余波,而真正的历史是由那些真正有远见的人创造的。
“争如云壑赤松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赤松子隐居生活的向往。在古代文学中,赤松子常常被描绘为一位隐逸的高士,他生活在深山之中,远离世俗的纷扰。因此,作者认为赤松子的隐居生活更加符合他的志向和追求。
“也知高帝轻儒者,终负先生手授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汉高祖刘邦轻视儒家学者行为的批评。尽管汉高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他却轻视儒士。这种行为与赤松子的隐居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汉高祖辜负了赤松先生所传授的知识(手授书)。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和政治的不满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