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满空庭水满渠,颓垣曾见驻安车。
九天不尽三篇策,繁露无惭一亩居。
谩说韩彭悲犬兔,肯同马郑注虫鱼。
茂陵勋业今安在,俎豆春风自有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本诗为诗人晚年所作。首句“云满空庭水满渠”,写董仲舒祠前庭院及渠水的丰盈之状;“颓垣曾见驻安车”点明祠堂已倾圮,但曾有人在此居住;“九天不尽三篇策”,写其著作的丰富多采;“繁露无惭一亩居”言其著述之多,足以自豪。三四句写自己不愿像韩、彭、马、郑那样追逐名利权势,而是专心于学问;五六句写自己虽无高官厚禄,但仍然有可骄傲的地方: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七八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死去,但仍被后人尊奉;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答案】
译文:
书董子祠壁
云满空庭水满渠,颓垣曾见驻安车。
九天不尽三篇策,繁露无惭一亩居。
谩说韩彭悲犬兔,肯同马郑注虫鱼。
茂陵勋业今安在,俎豆春风自有馀。
赏析: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韵脚相同,平仄相对。前两句写祠前景象,后两句写个人感慨,结构谨严工稳。第一句中“满”,第二句中“曾”,第三句中“尽”都与第四句中的“无”构成反义并列,形成对比,加强了感情色彩。
前两句写祠前景象。“云满空庭”,形容董仲舒祠堂前院落上空的云朵密布,浓重得连天空也给遮住了,可见云层之厚重,气氛之沉重。“水满渠”,则表明祠前的水池里水势浩大,盛满整个渠道,足见水位之高。这两句是诗人登高望远,遥想当年的情景。他站在祠前,只见云雾弥漫,池水涨满,不禁想起董仲舒当年在此讲学的情形。“颓垣曾见驻安车”五字,写出了董仲舒的故地依然存在,只是年久失修而破败了,但他的学说仍在那里发挥着作用,受到人们的尊崇。
三四句写自己不愿像韩、彭、马、郑那样追逐名利权势,而是专心于学问。韩、彭都是汉初名将,马、郑都是汉朝的大臣。他们都是因功受封,所以韩彭慕名犬兔,马郑趋炎附势,而自己却淡泊功名,不慕利禄。
五六句说自己虽无高官厚禄,但仍然有可骄傲的地方: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韩、彭、马、郑虽然都有显赫的官职,但是他们都只追求功利而没有自己的学术主张,只有自己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学术思想。
七八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死去,但仍被后人尊奉。韩、彭、马、郑这些人虽然生前受到重用,但他们死后却被人遗忘,只有自己能够永垂不朽。
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全诗通过对董仲舒祠前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很淡薄的思想感情,同时表现出作者对自己学术成就的自信和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