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衡茅信脚行,向人风雪自多情。
孤村梅影怜春瘦,穿土萱芽待晚晴。
斜日平林云渐薄,方塘活水鉴同明。
鹍程终见归鹓序,未许鸥盟老此生。

【注】

1、元宵:农历正月十五,为一年之元夜。

2、衡茅:衡州,古地名;茅,野地。

3、向人风雪:形容大雪纷飞的样子。

4、孤村梅影:形容梅花在雪中的景象。

5、穿土萱芽:指生长在土中的萱草,春天开花。

6、方塘活水:指池塘里的活水,比喻清明的泉水。

7、鹍程:指天鹅飞行时留下的痕迹。

8、鸥盟:指与鸥鸟结下的友情。

9、鹓序:古代官员的行列。

10、未许:不允许,不答应。

【赏析】
本诗是一组七言联句诗,作者以“元宵后大雪访吕凤仪次戈宇清李公从马嘉贞联句韵”为题进行创作,通过描述自己在大雪之后去拜访朋友吕凤仪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句“北望衡茅信脚行”,诗人向北遥望衡州郊外的茅草之地,信步而行,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这里用“衡茅”来形容茅草地带,既描绘出环境的朴素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第二句“向人风雪自多情”,诗人来到朋友家,看到外面的风雪,不禁感叹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里的“向人”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风雪自多情”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和感慨。

第三句“孤村梅影怜春瘦”,诗人看到村庄中梅花的影子,感到春天的凋零。这里的“孤村”和“怜春瘦”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感慨。

第四句“穿土萱芽待晚晴”,诗人发现土中的萱草已经长出了嫩芽,期待着晚晴的到来。这里的“穿土”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而“待晚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五至六句“斜日平林云渐薄,方塘活水鉴同明”,描述了傍晚时分,斜阳透过树林照在平地上,使天空中的浮云渐渐变得稀疏,而方塘里的活水则像镜子一样明亮。这些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最后一句“鹍程终见归鹓序,未许鸥盟老此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对朋友的祝福。这里的“鹍程”象征着天鹅飞行时留下的踪迹,代表着高远的目标和追求;而“鸥盟”则指的是与鸥鸟结下的友情,表示诗人希望能够保持这份纯真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