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
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

诗句解析

1 揲灵蓍之草以成文:“揲”是一种编织或加工的技法,“灵蓍之草”指的是用蓍草制作的工具。“成文”则表示这些工具最终被用来形成某种形式的文字。这句话描述的是用蓍草制作的编织工艺和其结果——文字的制作过程。

  1. 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这里涉及了数字的运用,”五”是天数(天)和地数(地)的总和,即10。”五五”表示重复两次”五”的结果,为20。而“二十五数”可能指的是与数字有关的某种特殊含义,这里的”数生于道”可能指数字与宇宙自然法则或道德法则的关系。”道合元始天尊”中的“元始天尊”是中国神话中的最高神之一,代表宇宙的原始力量。最后,“尊无二上”强调了最高存在的独特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2. 截嶰竹之筒以协律:”截”和”嶰”是两种不同的竹子,这里可能是特指用于乐器制作的竹子种类。“竹之筒”是指这种竹子制成的筒状乐器。”协律”意味着调整乐器的节奏,使其和谐。这句话表明通过使用特定种类的竹子制作乐器来达到音乐的节奏协调。

  3. 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这里的“阳声”指的是声音的振动方向向上,而“阴声”则是相反的振动方向。“六六”可能表示重复六次的过程,即36次。这反映了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 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声闻于天”意味着声音传播到了天空,“天生嘉靖皇帝”则暗示皇帝是天意的选择,“帝统万年”则表达的是皇帝的统治将无限期延续。

译文

揲取灵草制成字编,天地各十五,十五乘十五得二百五十,数字源于道,道归于元始天尊,尊独一无二;
截竹成筒调律音,阳声六,阴声六,重复六次得三十,声音传至天,天生嘉靖皇帝,统治万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术创作文本和音乐的描述,展示了古代中国对于宇宙、数字、自然法则与艺术创造之间深刻联系的理解。通过使用天文元素如天数和地数来构建数字概念,体现了古代数学和哲学的交融。同时,诗歌中对音乐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对声音美学和节奏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技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秩序和天命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