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宴江头春几度,巡檐笑语此宵中。
万家烟火旧城郭,百里风光今异同。
暝隔短墙索花品,月移当径问诗筒。
明朝别有桥山赋,残角声悲接晓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力,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友人的画面:在春日的江头分席宴饮,夜深人静时,两人对坐吟诗、品茶,谈笑风生,直到月移星转,残角报晓。此诗虽无豪言壮语,却有“清词俊语”,如“万家烟火旧城郭”,“明月千里光”等句,都写得清新脱俗。
“宿公馆与舜俞年兄夜话”首句点题目。题中之“夜”字,表明了这是在夜晚的江头所做,而“宿公馆”,则暗示了这是在官署或私宅的公馆里,与友人共度良宵。
第二句“分宴江头春几度”,说明在江头分席宴饮,已经是春天多次了。这一句中,“分宴”二字是关键,它表明这是一次欢聚,而且这次聚会是在朋友之间举行的;“江头”二字,则表明地点是江边;“春”字,则说明季节,也说明时间已到春天,因为只有春天,才有花红柳绿,才会有酒兴,才会想到设宴饮酒。
第三句“巡檐笑语此宵中”,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夜的情景。这句中的“巡檐”二字,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雅,又显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也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相互间交谈着,笑语盈盈,仿佛是多年的老友重逢一般。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描写江边的夜景和友人的情态。“万家烟火旧城郭,百里风光今异同。”写江边万家灯火,旧城的风貌,虽然还是那么熟悉,但是今天的风光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两句中,“烟火”二字不仅写出了江边的繁华热闹,而且也写出了人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今异同”三个字,更是表达了出一种感慨。
第五六句,写的是诗人自己在江边的所见所闻。“暝隔短墙索花品,月移当径问诗筒。”意思是说,天渐渐昏暗了,诗人隔着墙向友人索要一枝花品来欣赏;月亮移到了当道的小路上,诗人也拿起诗筒向友人请教。这些描写,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感情。“明朝别有桥山赋,残角声悲接晓钟。”意思是说,明天一早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呢,所以只能在这里与友人作别。这里的“桥山”一词,既可能是作者家乡的地名,也可能是作者的一种象征性说法。而“残角声悲”四个字,则更增加了离别之情的悲凉之感。
这首诗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和辞藻,但是却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和浓厚的友情。诗人以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可以感受到那种欢聚的快乐和离别时的悲伤。这首诗也是一首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