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葛衣畏杲日,别去尽脱轻罗裳。
喜根天性翻作怨,愁向人前却类狂。
加餐谩说长为客,饮水方知不似乡。
故园花鸟如相候,时有青州来短墙。
【注释】
葛衣:粗葛布的衣裳。
杲日:烈日。畏:害怕,畏惧。
喜根天性翻作怨:喜悦的本性反而变成忧愁。喜根,即“喜”的古体字。
愁向人前却类狂:忧愁的情绪在人面前表现得象疯癫的人一样。却类狂,反而像疯癫人一样。
加餐谩说长为客:吃饭时随便说说自己是个客人罢了。谩,随便,随意。长为客:长年作客他乡。
饮水方知不似乡:饮水才知家乡的味道与别处不同。饮水,指故乡水。
青州来短墙:来自青州的人来种些矮墙。青州,古地名,今属山东。来短墙,指从青州来的客人。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春初离开洛阳,途中经河南、陕西一带时所作,表达了作者离别故乡时的复杂情感。首联写离家时,葛衣惧烈日,轻罗裳已尽脱;颔联写喜根天性反作怨,愁向人前却狂;颈联写长年为客,饮乡水才知不如乡之水甘美;尾联写故园花鸟犹相候,青州来客种短墙。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离别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