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硗硗马足劳,偶来山寺访方袍。
会教玉带换一语,不独金山有二豪。
疏竹半窗移日影,长松万壑响秋涛。
固知方外有馀地,野鹤一声鸣九皋。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山寺时,诗人借游梓山寺之机,与友人联句赋诗。首联写诗人来到梓山寺庙,看到石路崎岖陡峭,马行劳顿。颔联写在寺院中偶遇朋友,聊起方袍之事。颈联写诗人在寺院中欣赏到的景物:疏竹半窗,日影移来;长松万壑,秋涛响鸣。末联写诗人得知友人有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志向,因而放声高歌。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山林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石路上崎岖坎坷,马儿行走也感到疲惫。偶尔来到山寺拜访友人,发现他穿着方袍。我们互相交换着意见,不单是金山和金山寺才如此出众。半窗的竹子,斜斜地投下影子;长松林中,万壑的秋风吹动着涛声。我确信隐居的人还有更多空间,野鹤一声清啸,响彻九皋。赏析:
首联“石路硗硗马足劳,偶来山寺访方袍。”写诗人来到梓山寺庙,看到石路崎岖陡峭,马行劳顿。颔联“会教玉带换一语,不独金山有二豪”写在寺院中偶遇朋友,聊起方袍之事。颈联“疏竹半窗移日影,长松万壑响秋涛”写诗人在寺院中欣赏到的景物:疏竹半窗,日影移来;长松万壑,秋涛响鸣。末联“固知方外有馀地,野鹤一声鸣九皋”,写诗人得知友人有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志向,因而放声高歌。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山林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