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香风晚稻花,淡烟深处有人家。
崎岖石磴两膝屈,腾踏野桥双眼赊。
山黛惯来迎浴日,溪声元不碍流霞。
未闲人作闲游计,谁信浮生别有涯。
晓行联句 三首 其三
一骑香风晚稻花,淡烟深处有人家。
崎岖石磴两膝屈,腾踏野桥双眼赊。
山黛惯来迎浴日,溪声元不碍流霞。
未闲人作闲游计,谁信浮生别有涯。
注释:
- 一骑:指诗人的坐骑,骑着它行走。
- 香风:形容马儿身上散发出的香气。
- 晚稻花:指傍晚时分开放的稻花。
- 深:指幽暗、偏僻之处。
- 石磴:指山路上的石头台阶。
- 眼赊:眼睛因遥远而显得开阔。
- 山黛:指山的颜色,常在早晨呈现淡淡的青色。
- 浴日:指阳光照射在水面上的景象。
- 溪声:指小溪流水的声音。
- 元:通常用于强调或否定。
- 闲游计:指闲暇时的游玩计划。
- 谁信:表示疑问,怀疑对方是否相信。
-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或世俗的生涯。
- 别有涯:意指生活或人生充满了未知和变化,没有固定的境界或边界。
赏析:
这首诗是夏良胜的“晓行联句 三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诗人在晨曦中行走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第一句“一骑香风晚稻花,淡烟深处有人家。”以“一骑”开头,描绘了诗人骑马行进的情景,“香风”则传达出马儿身上散发的香气,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感觉。“晚稻花”暗示了季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喜爱。“淡烟深处有人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色,这里的“淡烟”可能指的是薄雾或远山的轮廓,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有人家”则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目的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第二句“崎岖石磴两膝屈,腾踏野桥双眼赊。”继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情景。“崎岖石磴”描述了山路的陡峭和复杂,而“两膝屈”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辛苦与不易。“腾踏野桥双眼赊”则描绘了诗人在跨越一座野桥时的情景,这里的“双眼赊”意味着视野开阔,能够看到更远的地方。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山黛惯来迎浴日,溪声元不碍流霞。”延续了前两句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山黛”指的是山的颜色,这里可能是指山峰在早晨被染成了淡淡的青色;“迎浴日”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照射在山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明媚的感觉。“元不碍流霞”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一句“未闲人作闲游计,谁信浮生别有涯。”作为整首诗的结尾,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思考。“未闲人作闲游计”意味着人们常常忙碌于自己的生活琐事之中,很少有机会去享受自然之美。而“谁信浮生别有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他认识到生活虽然短暂,但其中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和机遇。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旅行的机会,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此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