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尔年家会,风谈一座秋。
道形先石履,清响震山楼。
花趁雨争发,鱼亲人自浮。
信渠兼隐吏,相与为时谋。

在明朝诗人夏良胜的笔下,《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色与人文交融的画面。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

诗句

  1. 料尔年家会:料想你们的年岁已经成熟,相聚在此。
  2. 风谈一座秋:秋风轻拂,宛如在交谈着秋天的到来。
  3. 道形先石履:道路上铺设的石头仿佛先于脚步而行。
  4. 清响震山楼:清脆的声音震动了山中的楼阁。
  5. 花趁雨争发:花朵趁着雨水争相绽放。
  6. 鱼亲人自浮:鱼儿随着水波自由地游动。
  7. 信渠兼隐吏:相信你们既是官员也是隐士,能共同谋划时局。

译文

想象你们已到了可以畅谈的年纪,秋风中,我们一同走在这座秋天的城市里。道路两旁铺设的石头仿佛比人的步伐更早一步,引领着前行的方向。清脆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山谷间回响,如同山中楼阁因这声音而颤动。

花朵们趁着雨势争先恐后地开放,竞相展示它们的美丽。而湖边的鱼儿也似乎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不受束缚。我深信你们不仅是位高权重的官员,也是深藏不露的隐士,能够共同为这个时代出谋划策。

赏析

夏良胜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季的自然美,还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对风、雨、石路、山楼等元素的细致刻画,夏良胜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秋日画面。同时,诗中的人物形象——官员与隐士的并置,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