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
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
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注释】

郊行:在郊外行进。

云窦:指山洞,因洞中有云雾缭绕而得名。

泉凝:泉水凝结成冰。

雪满池:积雪覆盖了整个池塘。

悬鲫鲙:将鲫鱼切成鱼生供食。

集江蓠:聚拢到江边采集草药。

貂帽寒绵卒:戴着貂皮帽子的官员因寒冷受冻而昏厥。

茅檐哭饿儿:穿着破旧衣物的孩子因为饥饿而哭泣。

为探幽兴出:为了探求山林中的情趣。

番惹闷相随:因寻幽访胜而烦恼、郁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是其组诗《郊行陪祀》中第八首。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幅清幽宁静的自然风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下面是逐句解释:

“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

这句诗的意思是:“寻找那云朵般飘渺的山洞,泉水已经结成了冰,覆盖了整个池塘。”

“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这句诗的意思是:“树林的末端悬挂着新鲜的鱼脍,山脚聚集着采摘的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

这句诗的意思是:“戴着貂皮帽子的官员因寒冷受冻而昏厥,茅屋的角落里传来了因饥饿而哭泣的孩子的声音。”

“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这句诗的意思是:“为了追求山林中的情趣,却引来了烦恼和郁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在探寻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恼和困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