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燕山桂,那知玉井泉。
稚儿方缊草,老妇未衣绵。
夜梦追三窟,朝餐费万钱。
提兵须几镇,何独向西川。
《郊行陪祀十首·其六》是明代夏良胜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在郊游时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诗词原文:
不问燕山桂,那知玉井泉。
稚儿方缊草,老妇未衣绵。
夜梦追三窟,朝餐费万钱。
提兵须几镇,何独向西川。译文注释:
- 不问燕山桂:意为不关心或不提及燕山的桂花。
- 那知玉井泉:表示不知情或不了解玉井泉水的品质与重要性。
- 稚儿方缊草:指的是小孩子还在吃草。
- 老妇未衣绵:指老年人还未穿上丝织品。
- 夜梦追三窟:夜晚做梦追逐三个洞穴。
- 朝餐费万钱:早晨吃饭花费了数万钱。
- 提兵须几镇:军队需要几个城镇的兵力才能调动。
- 何独向西川:为什么只向西川派遣兵将?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稚儿”和“老妇”的生活状态来表达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切。诗中通过对“燕山桂”、“玉井泉”等自然景物的描述,引出了对国家大事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百姓的困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深切关怀。
《郊行陪祀十首·其六》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状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