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兜率境,何殊雨花台。
山鬼受经去,癯龙听讲回。
邛竹青活雨,禅龛紫封苔。
他年弃俗虑,避世心悠哉。

【注释】:

1、定光庵:在今江苏苏州吴中区。兜率境:兜率天宫,佛教名胜之一。

2、山鬼:指山中的鬼魅或山林的隐士。经:这里指佛经。

3、癯龙:形容人瘦弱如龙。听讲:听讲经说法。回:归来,返回。

4、邛竹:邛州竹,邛州出产的竹子。活雨:生机勃勃的降雨。

5、禅龛(kān):和尚的修行之地。紫封苔:紫色的泥土,苔藓生长在上面。

6、俗虑:尘世的忧愁和烦恼。避世:远离世俗,超脱尘世。心悠哉:心情舒畅,悠然自得。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酬和诗,一般要求原作的韵脚与和诗韵脚一致。本篇是七律,故和作也须用七言律诗的体式。

第一、二句写游赏的时间、地点和所见景色。“暇日”,闲暇的日子。“同郑以孝游”,和友人一起去游。“定光庵”即兜率寺之定光庵。《清凉传》卷五:“定光寺者,汉明帝所立……唐咸通中,敕于寺东建定光院。”后因以“定光庵”为寺宇的泛称。“坐志喜亭上以池清龟出曝松暝鹤飞回为韵各赋十首用纪一时之清兴”。这是说,我和朋友在定光庙游玩时,看到池水清澈、乌龟出没、松林昏暗、白鹤飞翔等美景,于是赋诗以纪一时之清兴。“清”字写出了景色的清新美丽;“静”字写出了环境的幽静;“闲”字则写出了游览时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第三、四句写寺庙的僧人,以及他的生活状态。“其十”是这首诗的第10题,也就是这首诗的第10句。“山鬼受经去”,意思是山里的鬼怪被佛法所教化,不再作祟。“经”是佛教用语,指佛法、佛经。这两句的意思是经过佛法的教化,那些鬼怪不再作祟了。“癯(qu)龙听讲回”,意思是瘦弱的龙在听经后,回到了它的洞穴。“癯龙”指的是身体瘦弱的龙,这里借指山中的僧人。“听讲”,听佛经讲解教义。“回”,归返,回到。这两句的意思是瘦弱的龙听讲后,回到了它的洞穴。

五六两句描写寺庙的环境。“邛(qiong)竹青活雨”“禅龛(kān)紫封苔”,意思是邛州的竹子生机勃勃的雨水滋润着它们,而和尚的修行之处却是紫色的泥土上面长满了苔藓。这两句的意思是邛州的竹子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而和尚们的修行之地却长满了苔藓。

七八两句描写对佛家思想的理解及其生活态度。“他年弃俗虑,避世心悠哉”,意思是将来我们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恼,过着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年”是指将来的岁月;“弃俗虑”是摆脱尘世的烦恼;“避世心”是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两句的意思是将来我们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恼,过着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及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