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瑟为竽调转孤,文章千万一葫芦。
几人能识真李贽,到处偏争假卓吾。
每听风声思吠影,时留黛粉学妆狐。
凭谁尽扫尘霾路,万里霜天湛玉壶。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为瑟为竽调转孤”:这一句可能寓意着在音乐或学术上进行调和、平衡,使各种声音或观点和谐共存。
- “文章千万一葫芦”:比喻众多的文章或思想就像葫芦里的水一样汇聚在一起,难以区分哪个是真正的精华。
- “几人能识真李贽”:这句话可能指代那些不识货的人,无法辨识出真正的价值所在。
- “到处偏争假卓吾”:暗示社会上充斥着模仿、假冒他人的现象,而真正的卓吾精神并不被广泛认可。
- “每听风声思吠影”:形容人们在听到风声时,容易联想到其他事物(如狗叫声),从而分散注意力或产生误解。
- “时留黛粉学妆狐”:这里的“黛粉”可能是指化妆用的颜料,而“妆狐”则暗指化妆的人。这句话可能是说,有些人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不惜模仿他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 “凭谁尽扫尘霾路”:意味着有谁能清除道路上的尘埃和雾霾,让真相得以显现。
- “万里霜天湛玉壶”:形容天空广阔无垠,玉壶中的美酒清澈透明。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豪情壮志,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要像玉壶中的美酒一样保持纯净和高雅。
赏析:
此诗以咏叹的方式探讨了真实与虚假、本质与表象、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批评和反思。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也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