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城劳怅望,烟树一浮洲。
地湿人多病,林寒叶易秋。
人家留鸟迹,国税独渔舟。
夜月珠光在,多应照客愁。

高邮

盂城劳怅望,烟树一浮洲。

地湿人多病,林寒叶易秋。

人家留鸟迹,国税独渔舟。

夜月珠光在,多应照客愁。

【注释】
盂城:地名。劳怅望:心中充满惆怅。
烟树:指树木上笼罩着的烟雾,形容山色迷蒙。
地湿:土地潮湿。人病:因潮湿天气而引发的疾病。
林寒:树木寒冷。叶易秋:树叶容易变黄凋落。
人家:这里指村落或民居。留鸟迹:鸟儿留下鸟粪或鸟巢。
国税:国家税收。独:只有,单独。
珠光:月光照射下的光泽。
多应:大概、应当。照客愁:月光照亮了游子(诗人)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游览高邮时所见到的山川景色和感受。全词以“高邮”为标题,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与忧愁。

首句“盂城劳怅望”,描述了作者在盂城的惆怅之情。盂城,即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境内的一个小镇,位于高邮县南面,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点。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吸引了作者前来游览。

第二句“烟树一浮洲”,进一步描绘了盂城周边的自然美景。这里的烟树是指山上弥漫的薄雾中的树木,给人一种朦胧、梦幻般的感觉。浮洲则是指湖面上漂浮的岛屿,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第三句“地湿人多病”,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盂城的环境特点。这里的地湿指的是气候湿润,容易导致人们生病。这反映了当地居民生活条件较差,健康状况堪忧的情况。

第四句“林寒叶易秋”,进一步描绘了盂城秋季的景象。这里的林寒指的是树木寒冷,叶子容易脱落,秋天到来时景象显得更加凄凉和萧条。这句诗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盂城一年中不同阶段的风貌。

第五句“人家留鸟迹”,则描绘了盂城居民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人家指的是当地的村庄或民居,留鸟迹则表明这些地方曾经有鸟儿栖息,但现在由于环境变化等原因,鸟儿已经离开或者不再出现。这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居民生活的艰辛。

第六句“国税独渔舟”,则进一步描绘了盂城的经济状况。这里是说在当地只靠打渔为生的人居多,说明当地的经济相对落后,渔业资源丰富却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这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困境和人们的生计问题。

最后一句“夜月珠光在,多应照客愁”,则是作者对整个盂城县夜景的描述。这里的夜月珠光指的是夜晚月亮的光芒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闪烁的光点。这既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思念。多应照客愁则表达了作者看到这样美丽的夜景后,内心不禁产生一种孤独和思乡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盂城的山水、植被、人文等各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词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