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彩笔列明霞,行袐书厨三十车。
便到洛阳仍第一,去冬先发牡丹花。
【注释】
天生:天赋,自然赋予。彩笔:指文学才华。列明霞:如列朝霞,比喻文才出众。袐(zhì):同“挚”,古代一种书简。三十车:指文集之多。便到:即“一到”。洛阳:古都城名。第一:指诗誉最高。去冬先发牡丹花:指去年冬天就已写成《牡丹诗》三首,并刊印行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元亮时所作。诗人首先赞美了元亮有“天生”的“彩笔”,接着写其文章之富,然后写元亮赴任洛阳的情景。全诗以赞颂为主,语言流畅自然。
天生彩笔列明霞,行袐书厨三十车。
便到洛阳仍第一,去冬先发牡丹花。
【注释】
天生:天赋,自然赋予。彩笔:指文学才华。列明霞:如列朝霞,比喻文才出众。袐(zhì):同“挚”,古代一种书简。三十车:指文集之多。便到:即“一到”。洛阳:古都城名。第一:指诗誉最高。去冬先发牡丹花:指去年冬天就已写成《牡丹诗》三首,并刊印行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元亮时所作。诗人首先赞美了元亮有“天生”的“彩笔”,接着写其文章之富,然后写元亮赴任洛阳的情景。全诗以赞颂为主,语言流畅自然。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作者在湘湖泛舟时,看到一幅画,即兴吟咏,抒发了观画有感之情。前四句为全诗的序语,点明题咏的画是一幅“鸬鹚梦”,后三句写画中人物、景物与作者自己的关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叫破鸬鹚梦”:鸬鹚,一种水鸟,生活在湖泊、江河等处。这里用“叫破”形容鸬鹚梦中的叫声非常动听,使人听了如入梦境一般。“粗吟与细呼”:指画中的鸬鹚鸣叫不止,声音粗而长。“柔风扶病橹”
【诗句释义】 1. 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登上峰顶才知道山是多么高大,而其他的小山就显得矮小了。 2. 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试着看烟雾像篆刻一样排列,应该称它为“香炉”。 3. 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请问摩诘(即王维)的居室还好吗?稽康的书还有吗? 4. 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这原来是绘画中的佳品,我一画就成为一幅好画了。 【译文】 登高远望,才发现山峦叠嶂,巍峨壮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同汉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萧然自远 - 关键词: 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 注释:逸康侯可能指的是某个隐士或高僧。“步出”表示他走出了寺庙,而“灵鹫寺”是一座有名的佛寺。在石上坐着饮流(指喝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 2. 只是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 关键词: 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注释:这里的“无他供”意味着没有额外的供奉或礼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飞来峰 其一: - 未写亦槁子,连天云一团。 - “未写”意味着尚未被书写或描述;“亦槁子”可能指的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状态。 - “连天云一团”描绘了一种浩瀚无边的天空景象,云朵如同一团连绵不断的布料。 2.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花朵的美丽似乎带有寒意(花情如石冷)
山行即事 桥影如长练,肥蛙侮瘦驹。 十山则一水,东佛而西屠。 竹倩云为客,花囚蝶作俘。 风传糟气好,幸有杖头蚨。 注释: 1. 桥影如长练:桥的影子像一条长长的绸带,形容桥的倒影很长,好像一条绸带一样。 2. 肥蛙侮瘦驹:肥大的青蛙欺负瘦弱的马。 3. 十山则一水:十个山头只有一条水流。 4. 东佛而西屠:佛教在东部,而屠夫在西部。 5. 竹倩云为客:竹影好像云彩一样悠闲自在。 6. 花囚蝶作俘
【注释】 1. 《再至飞来寺送孟处士》: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诗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 2. 飞来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畔。 3. 成小别:即指与友人分别。小别:离别。 4. 悲叹:悲伤叹息。 5. 召鹤僧持节:意思是说,这位僧人因为能够召唤仙鹤而受到尊敬,他手持旌节(一种古代官用的手杖)。 6. 埋花蝶:意思是说
诗句解释 1 习说又三载 - 这里“习说”可能指的是长时间学习或研究,而“三载”是古代对三年的称呼,意味着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时间。 2. 逢人胆过头 - “逢人”可能是指遇见别人或者在社交场合,“胆过头”则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者勇敢到超出常规的程度。 3. 衙官班屈宋 - “衙官”通常指官府中的小吏,“屈宋”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和司马相如的并称,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在朝廷中地位崇高
领取空蒙意,丛林五月寒。 注释: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五月的寒冷。 译文:我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了五月的寒冷。 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郸。 注释:(雨)就像椎山一样猛烈,(石头)可以当作邯郸那样柔软舒适。 译文:雨水如椎山般猛烈,石头如同邯郸那般柔软舒适。 渐觉身非肉,傥由山是丹。 注释:逐渐觉得身体已经不属于血肉之躯了,或许这是因为山中有仙丹。 译文
行路不期到,抛鞭任钝驴。 雨戾唾花面,云勤顾鹊庐。 诗材资大猎,湖长奉新除。 稍俟双眸阔,关门即著书。 【注释】: 1. 行路:行走。 2. 抛鞭:丢掉马鞭。 3. 钝驴:指老牛。 4. 雨戾:雨水打湿。 5. 云勤:云彩勤奋地工作。 6. 诗材:做诗的材料。 7. 大猎:打猎。 8. 湖长:湖的长官。 9. 新除:新任职务。 10. 双眸阔:眼睛开阔。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湖长时
诗句译文: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 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 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鹫峰的景色和与僧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佛教故事的引用和解释,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注释: 玉节纷披妙鬘云,潮音端的是声闻。 玉节,指皇帝的符节,泛指皇帝的诏令。妙鬘(màn)云,指佛像,泛指佛教。潮音,佛家语,指佛法。端,正。声闻,佛家语,指听到佛法的人。 可知佛日辉如此,海不扬波为圣君。 佛日辉,指佛光普照,比喻圣德如日月之光。海不扬波,形容海波平静,比喻圣德如海,能使天下太平。为圣君,指君王有圣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朝廷使者的赞颂之作
注释:金马碧鸡,是指古代皇宫中的仪仗。亲臣,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无,没有;区区,微不足道。 采风,即采集民间风谣,以了解民间疾苦。明天子,指圣明的君主。 总写流民作一图,意思是将流民的情况绘制成图,以反映民间的疾苦。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通过描写民间流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关心。诗中“采风还报明天子”一句,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写作龙山一抹烟:描绘龙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意境。 2. 才看春雨又秋天:诗人刚一抬头就看到了春天的雨,接着又迎来了秋天,季节更迭,景色各异,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3. 三年饮此桃溪水: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三年”,意味着他在这个地方已经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桃溪水是这个地方的象征,它见证了诗人的许多回忆和情感。 4.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译文 勃窣烟楼撞却难,乃翁自立尽头竿。 亦留一着让儿孙,二十年来六品官。 注释 - 勃窣烟楼:形容烟雾缭绕的高楼。 - 撞却难:比喻努力尝试但未能成功。 - 乃翁:对年长者的敬称。 - 尽头竿:喻指人生道路的终点或极限。 - 输儿子:这里可能含有一种委婉的说法,意味着把位置和机会留给儿子。 - 二十年来六品官:表明作者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六品官职。 赏析
诗词名句“十洞神仙伏阙呼,怯投凤穴去为雏。自关天上仙才劣,玉局班中取大苏”选自《贺文文起宫相举子·其一》,由明代的倪元璐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仙入朝、才华出众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首先从诗句的意境和情感层面分析,诗中提到的“十洞神仙”,象征着一群超凡脱俗的人物,他们敢于直面权力中心,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而“怯投凤穴去为雏”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题目中的“磊斋”,是指冯祯卿所画的石磊斋,是苏轼为冯祯卿所写的一篇诗。 下面逐句翻译: 一班新的才子们从仇池中涌现,他们如清风般清新欲下霜时。 把这份美好的心意传扬给明时当谏草的人,我的内心原奉石磊斋为师。 注释:仇池:指仇池国,古地名。一班新秀:指一群新人。畅可清霜欲下时:形容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传与明时当谏草:将这份美好心意传扬给明时的贤臣,让他们能够直言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