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雄得似惊沙,目送三湘贵客槎。
便过武溪人不讶,使君舟上有桃花。
注释:楚风雄壮得如惊沙,目送三湘贵客的船只。即便渡过武溪,人们也不会奇怪,因为使者的船中盛开桃花啊!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徐水部时所写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诗的前两句写楚地风物与楚地人,后两句写送别友人,并以桃花喻友。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饰,却能表现出楚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楚风雄得似惊沙,目送三湘贵客槎。
便过武溪人不讶,使君舟上有桃花。
注释:楚风雄壮得如惊沙,目送三湘贵客的船只。即便渡过武溪,人们也不会奇怪,因为使者的船中盛开桃花啊!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徐水部时所写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诗的前两句写楚地风物与楚地人,后两句写送别友人,并以桃花喻友。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饰,却能表现出楚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作者在湘湖泛舟时,看到一幅画,即兴吟咏,抒发了观画有感之情。前四句为全诗的序语,点明题咏的画是一幅“鸬鹚梦”,后三句写画中人物、景物与作者自己的关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叫破鸬鹚梦”:鸬鹚,一种水鸟,生活在湖泊、江河等处。这里用“叫破”形容鸬鹚梦中的叫声非常动听,使人听了如入梦境一般。“粗吟与细呼”:指画中的鸬鹚鸣叫不止,声音粗而长。“柔风扶病橹”
【诗句释义】 1. 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登上峰顶才知道山是多么高大,而其他的小山就显得矮小了。 2. 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试着看烟雾像篆刻一样排列,应该称它为“香炉”。 3. 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请问摩诘(即王维)的居室还好吗?稽康的书还有吗? 4. 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这原来是绘画中的佳品,我一画就成为一幅好画了。 【译文】 登高远望,才发现山峦叠嶂,巍峨壮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同汉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萧然自远 - 关键词: 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 注释:逸康侯可能指的是某个隐士或高僧。“步出”表示他走出了寺庙,而“灵鹫寺”是一座有名的佛寺。在石上坐着饮流(指喝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 2. 只是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 关键词: 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注释:这里的“无他供”意味着没有额外的供奉或礼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飞来峰 其一: - 未写亦槁子,连天云一团。 - “未写”意味着尚未被书写或描述;“亦槁子”可能指的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状态。 - “连天云一团”描绘了一种浩瀚无边的天空景象,云朵如同一团连绵不断的布料。 2.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花朵的美丽似乎带有寒意(花情如石冷)
山行即事 桥影如长练,肥蛙侮瘦驹。 十山则一水,东佛而西屠。 竹倩云为客,花囚蝶作俘。 风传糟气好,幸有杖头蚨。 注释: 1. 桥影如长练:桥的影子像一条长长的绸带,形容桥的倒影很长,好像一条绸带一样。 2. 肥蛙侮瘦驹:肥大的青蛙欺负瘦弱的马。 3. 十山则一水:十个山头只有一条水流。 4. 东佛而西屠:佛教在东部,而屠夫在西部。 5. 竹倩云为客:竹影好像云彩一样悠闲自在。 6. 花囚蝶作俘
【注释】 1. 《再至飞来寺送孟处士》: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诗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 2. 飞来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畔。 3. 成小别:即指与友人分别。小别:离别。 4. 悲叹:悲伤叹息。 5. 召鹤僧持节:意思是说,这位僧人因为能够召唤仙鹤而受到尊敬,他手持旌节(一种古代官用的手杖)。 6. 埋花蝶:意思是说
诗句解释 1 习说又三载 - 这里“习说”可能指的是长时间学习或研究,而“三载”是古代对三年的称呼,意味着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时间。 2. 逢人胆过头 - “逢人”可能是指遇见别人或者在社交场合,“胆过头”则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者勇敢到超出常规的程度。 3. 衙官班屈宋 - “衙官”通常指官府中的小吏,“屈宋”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和司马相如的并称,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在朝廷中地位崇高
领取空蒙意,丛林五月寒。 注释: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五月的寒冷。 译文:我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了五月的寒冷。 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郸。 注释:(雨)就像椎山一样猛烈,(石头)可以当作邯郸那样柔软舒适。 译文:雨水如椎山般猛烈,石头如同邯郸那般柔软舒适。 渐觉身非肉,傥由山是丹。 注释:逐渐觉得身体已经不属于血肉之躯了,或许这是因为山中有仙丹。 译文
行路不期到,抛鞭任钝驴。 雨戾唾花面,云勤顾鹊庐。 诗材资大猎,湖长奉新除。 稍俟双眸阔,关门即著书。 【注释】: 1. 行路:行走。 2. 抛鞭:丢掉马鞭。 3. 钝驴:指老牛。 4. 雨戾:雨水打湿。 5. 云勤:云彩勤奋地工作。 6. 诗材:做诗的材料。 7. 大猎:打猎。 8. 湖长:湖的长官。 9. 新除:新任职务。 10. 双眸阔:眼睛开阔。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湖长时
诗句译文: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 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 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鹫峰的景色和与僧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佛教故事的引用和解释,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注释】 上二句:占天太史,星台上的天文观测官。楚分,荆门山一带地方的分野。媭(xū),水边小洲。红叶,指秋天的一片叶子。这两句说:占天太史在星台上观测到这颗星星,它逼近了楚地和荆州的分野。 后二句:君王,这里指皇帝。问,询问。良媒,好媒人,比喻能促成婚姻的人。这两句说:皇上如果召见你去,你一定要告诉皇上,这红叶是促成我们婚姻的好媒人呀! 【赏析】 本篇为送行之作,诗人以“占天太史上星台”
【注释】亦加:也。红叶:指秋天的落叶。微云:指淡淡的白云。曳:拖拉、拖着。高人:有才的人,这里指画中人物。碧裙:指女子的裙子。说:告诉。秋气:秋天的凉意。春气:春天的气息。氤氲:浓郁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一幅写秋景的山水画时,被画中的景色打动,便对画中的高士和美人进行了赞美。首句“亦加红叶亦微云”是赞美画中的高士和美人。次句“亦著高人曳碧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作《题画赠王使君》。 第一二句:山阴道上飞来云,清溪可以濯我衣。 注释:山阴道上,指的是山中小路。山阴道上飞来云,意思是说山中小路上的景色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清溪,清澈的溪流。这里的“濯”字,意为洗,洗涤衣物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清溪边洗涤衣物,心情舒畅。 第三四句:临流自作三回想,未必清溪似使君。 注释:临流自想,即站在溪边独自思索。三想,这里指三次思索。未必
【注释】: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 其三 商船如蚁客如鸶,今日开关较昨迟。 底事郎官忙一晓,未曾完得远山眉。 【译文】: 商船如蚂蚁般密集地来往,客船像白鹭一样在江上飞来飞去,今天开关比昨天要晚一些。 为什么郎官如此忙碌一整天,却没有完成描绘远山的眉头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行之作。诗人通过对商船和客船、开闭港口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出使荆关的祝愿与关切。 首联“商船如蚁客如鸶
诗句注释如下: 灼眼霞光映彩舸,一双仙去竟如何。 樊夫人比刘纲妙,法力才差半黍多。 译文如下: 太阳的余晖将彩船染红,你如同神仙般离去,究竟会是怎样的命运? 与樊夫人相比,我技艺略逊一筹,法术仅相差半分。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波动。“灼眼霞光映彩舸”形容夕阳西下时,霞光映照在船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致,而“一双仙去竟如何”则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的迷茫和不舍
【注释】: 笙歌、画旗:古代使节出外时所带之物,用以显示国威。楚使:指徐水部奉使荆关,即出使到楚国。巫山云气:传说中巫山神女居住的地方,多云雾,故称。 【赏析】:《送徐水部奉使荆关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此诗首联写徐水部奉使出京,一路风光好,气氛热闹,气氛热烈;颔联写徐水部出使,人们纷纷致意;颈联暗含对徐水部此行的担忧;尾联用“巫山云”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徐水部此行吉凶难料的忧虑之情